第59节 (第1页)

先把水晶宝塔给收起来,毕竟海中的鱼虾密度太大的话,很容易造成水体含氧量下降,进而导致鱼虾的大面积死亡。

然后再将近海里能采集到的鱼虾蟹品种都给采集上一遍,挨个儿看介绍记笔记,再遴选出一批营养价值高繁殖能力强的鱼出来,补充到自家大-连分厂的产品目录中去,也丰富一下消费者们的餐桌,让老百姓们尝尝大洋深处的鲜美滋味。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更。

第86章鱼祖会社

陶娇杏吧自家近海中出现的那些经济价值高的鱼都记在了心里,除此之外还记下了不能碰的有毒的鱼,回头就去了一趟厂子里,看着分拣塘里的鱼挨个儿给分拣的员工讲。

“这种鱼是可以吃的,很有营养价值,不过设备的烘制参数还得调整,可以先处理着,处理完之后存到冷库里,等数量够了之后,单独开一条生产线,回头我把包装做出来。”

“还有这种鱼,营养价值很高,味道也很不错,可以留着。”

“这种鱼肉质很好,但牙口很厉害,也留着吧,捕捞的时候你们注意一点,别被那厉害的牙齿给伤到了。”

“这种鱼的内脏有毒,处理不慎的话会让人中毒,而且基本上没得救,咱就不收了,回头再有渔民带着这种鱼来,记得提醒他们一声,这种鱼的内脏有剧毒,处理不干净很危险。”

……

陶娇杏身后跟着分拣塘和收购科的员工,她每捞出一种鱼来,就会给分拣塘的员工讲讲那鱼的经济价值,收购科的员工自然会把陶娇杏的话记在心里。

往后如果有人再带着鱼过来,他们就不能有什么要什么了,得先紧着陶娇杏点头说可以要的鱼收,还得把陶娇杏明确说了不能要的鱼给剔除出去,避免混进分拣塘里,给分拣塘的同事造成生命危险。

陶娇杏每说完一种鱼,分拣塘的员工就会把塘里的这种鱼给捞个七七八八,等陶娇杏差不多说完时,分拣塘已经快被捞空了,只剩下几条漏网之鱼在塘中疯狂逃窜。

陶娇杏回头就跑了一趟大-连的百货商店,买了相机和胶卷,到厂子里来,从分拣塘里找到各种鱼,都给挨个儿拍了照片,拿着胶卷去照相馆洗出照片来后,再放大成海报,配上介绍文字,张贴在了厂子里的墙上。

员工们天天看这些海报,潜移默化就能将这些信息记在心里,做起事来自然会顺手许多,省得手里都抓着鱼了,还得定定神,想想这鱼究竟该分到哪个冷冻库里。

谢挺见陶娇杏不到半个月就把鱼虾蟹品种的问题给解决了,心里的惊讶都快从脸上溢出来了,“你咋认识这么多鱼的……”

陶娇杏瞅着谢挺,振振有词,“书上有啊,你当我那么多书都是白看的?”

谢挺语塞,他虽然羡慕陶娇杏这见多识广,却是一点都不想向陶娇杏学习,他给陶娇杏建设那私人藏书馆的时候很积极主动,可要是让他去藏书馆里看半天书,他觉得比杀了他都折磨。

“啊,那我回头再多给你寻摸点书,我看你最近都没书看了……”

谢挺生怕陶娇杏‘勉励’他多读书,撂下一句话后立马逃之夭夭。

陶娇杏失笑,谢挺不追问正和她意,再多问一点的话,她还得继续撒谎。

撒一个谎就需要无数个谎去圆。

——————

那些有毒的鱼挺烦人的,因为渔民都知道东北牧场大-连分厂不收那些鱼,还被科普了那种鱼的毒性,就算捕捞起来之后也没人会留下,当下就给丢回海里去了。

一来二去,这些鱼在海里的踪迹越来越频繁,一网子撒下去,半网子都是,渔民们苦不堪言。

陶娇杏也发现在仿真区里采集的时候,十回里面有八回都是这种鱼,转头就给这种鱼搞了一个深入透彻的研究,看能不能‘废物利用’一把。

说不准这些鱼内脏中的毒素会是什么治病救命的良药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种鱼的肉质很一般,内脏毒囊中的毒素也没有任何的药用价值,反倒是一种能让人强烈致幻的毒品,哪怕只是摄入几毫克,都能送人归西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