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 (第2页)

作者:九月轻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地宫第三层是一个小型的后宫。

太宗的尸身便在这一层——位于乾位的寝殿的龙床上,有一口榉木棺材,上面雕龙绘凤,是依照寻常男子的身量做的。

裴行昭将棺椁打开一道缝隙,看了一眼,便将盖子推回去,对旁边四人点了点头,“就在这儿。”

四个人都是想弄清楚太宗在哪儿,至于他的嘴脸,没人想看。

许彻只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在这儿?在第二层不是更合理么?”

“你要人家死了还处理七事八事的?”

韩杨笑道,“生前好什么,死后自然还想由着性子过。他惦记的人、用得到的宫人都在第一层殉葬了,魂魄会跟着他到后宫来,他就在这儿一躺,想让谁来就翻谁的牌子。”

许彻忍俊不禁。

杨攸补充一句:“而且,他不认为有人能安然无恙地来到他的后宫。”

“嗯!”

韩琳点头表示赞同,“这些机关埋伏,能玩儿到第三层也真不容易。小师父,您起先都没想到,会耗费这么久的时间吧?”

“是啊。”

裴行昭承认这一点,又笑道,“我经常有自恃过高的时候,你才知道?”

韩琳横了她一眼,“哪儿有的事儿啊,净瞎说。”

说笑间,几个人移步到别处,防范破解机关之余,不断地目睹着铺张奢靡能到怎样的程度。

这里有两个水银池,一个为湖,一个为香汤。

这里随处可见珠宝珍玩,不少房间的照明之物并非长明灯,而是夜明珠。

这里和第一层的殉葬、第二层的金身塑像一样,有让人愤怒的地方:历朝历代在市面上遍寻不着的书法绘画的珍品和包罗万象的诸多古籍,在这里有不少,有的被悬挂在墙壁上,有的被随随便便地堆放在书柜、书箱之中。

这些东西带到地下,是想显摆给谁看?不缺德么?留给后人观摩研习难道不是功德么?

“这些也要带出去。”

杨攸道,“始皇帝焚书是他生前的事,而且事情起因是要除掉诸多方士,我朝这位太宗这又算什么?”

“也不知能不能带出去。”

许彻有些担心,“纸张不比旁的,带上去就灰飞烟灭也不是不可能的。”

“应该不至于吧?”

这件事,杨攸必须乐观,不然会被气炸肺,她问裴行昭,“找专人过来看看,用最妥当的法子带上去。退一万步讲,能保住多少是多少。”

裴行昭嗯了一声,随后做出安排:“我和韩琳去探探别的路,把两张图弄明白,回去之后才能适度调整,重新布阵,免却这里总被入侵的麻烦。而且,入侵的盗墓贼在何处,不论死活都要找到。你们留在这里清点一番,能带走的都带走,看需要多少人手。”

小太后与韩琳的身手是五人之中最好的,其余三人真没资格争这事儿,也就正色应下,取出携带的暗器、药品让两人带上,反复叮嘱万万当心。

三层一路走来,裴行昭所说的阴为阳、阳为阴,生为死、死为生的规律没变过,那么事情就很明显了,盗墓贼选错了路,被困住了,死在哪里也未可知。

既然是在墓地,其实就不存在是否需要收尸的问题,可不把人找到,多人们没个明确的交代,人们的心就定不下来——谁都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谁家都有先祖长辈的墓地,谁都怕自家的祖坟被盗,也怕自己死后也不得安宁。

从这一层考虑,裴行昭等五人都希望盗墓贼还活着。

许彻、杨攸、韩杨留在第三层,进一步记清楚已知的机关埋伏,随后便将要带出去的珍宝列个明细单子。

地下二层三层不乏文房四宝,却要担心在下面写的东西,到了地上会不会褪色至不见,毕竟什么东西搁在地底下百年之上,出现什么他们认知之外的情形,都是正常的。不过,这也难不倒他们。

许彻带的零碎儿最多,却都能派上用场,之前的医药小包裹、丸药便不需说了,眼下他取出了一个效法银针包做的东西:里面有五支写蝇头小字才用得到的狼毫笔,有几张折叠起来的宣纸,还有五个用琉璃瓶做成的密封着的墨汁瓶。瓶子不大,但加起来的墨汁量,明细单子写再长也够用。

杨攸和韩杨大为钦佩,同时对许彻挑了挑大拇指,之后做了分工,各司其职。

他们写好明细单子,反复检查了两遍,随后开始一起估价,面上说说笑笑,其实都是有意找点儿事由消磨时间,借此掩饰对裴行昭和韩琳的担忧。

既然是找人,两女子兴许要从第三层标为生实际为死的路返回到第二层甚至第一层,盗墓贼要是已经被困住、受伤了还好说,如果也是高手,她们要面对的便是双重危机。

就在他们几乎要等不下去准备去找的时候,裴行昭和韩琳回来了,还带着两名双手被反绑的中年男子。

“还有两个,死了。”

韩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