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第53讲 (第2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诸佛出世也会依无量法门方便引导,这是正常的。你别讲水天佛出世怎么教菩萨修水观呢?可是他到最后一定是讲《法华经》《楞严经》。诸佛出世都是以小法、中法、大法三乘来引导,到快灭度的时候一定是讲《法华经》;而且灭度以后菩萨继位一定是讲《法华经》,在《法华经》都有铁的证据。

大通智胜王佛灭度以后,十六王子是不是讲《法华经》?日月灯明佛灭度以后,妙光菩萨是不是接着讲《法华经》?现在正是解决问题的时候,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是我们的义务!

我们要这个大心,谁把这个心得大,谁得大自在!

不要有任何的含糊,不要再有任何的侥幸和妄想!

观于身中,水性无夺:怎么修水观呢?就是加一个念,我就是一滩水,这个念不要动,保持下去。到一定的时候就能变成一滩水。起步的阶段叫「水性无夺」。「无夺」,不是互相障碍,互相争斗,而是圆融为一体。

初从涕唾:「涕」就是鼻涕,「唾」就是口水、吐痰。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津」是舌头自己生出的津液,是最好的补肾良药;「液」是喉外的那种口水,没有「津」贵重;「精」是精气之类;「血」是在筋肉里流通。

身中旋复,水性一同:这些东西共处于这个身中。就其本性而言,你讲它同的话,一个是清净,一个是错乱;你讲它异的话,它都是水大。

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定力加深以后,不仅在身中的水大清净无染没有差别,而且与无量世界之外的大海水都是一个本体。「等无差别」,这是种定力转深的境界。「世界外」就是娑婆世界之外。《乳峰摘脉》云:按华藏庄严世界海,名普光摩尼香水海,海中有一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芷香幢,华中有十佛刹,微尘数香水海。一一海中,各有一刹种;每一刹种,皆有二十重佛刹;累高如幢,为佛刹之王,故曰「浮幢王刹」。「诸香水海」,即指总别诸香水海。我于是时,初成此观:这是水观成就之初。

但见其水,未得无身:怎么没有得到无身呢?他看到这个水跟自己融合为一体了,但他还有一个我,这就是后来遇到麻烦关键之所在,他还没有破除我执,叫「未得无身」。

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他的徒弟隔着窗户看看师父在干什么。唯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他这种功力已经比较殊胜。一般在禅定过程中,自己看到自己跟水是一片,跟火是一片,跟虚空是一片,这就是已经初成定功,已经很不简单了。在历史上后梁时代,有一个修水观的和尚,为了抵御流寇之害,作水观把县城全部就像汪洋包围,流寇一看,全部退兵,就这样救了全县百姓。心法不可思议。这还是小法,你定力深就能成就。

我经常听到有些人说:「我师父是明心见性的菩萨。」我说:「怎么个明心见性呐?」他说:「我师父会给人开药方子。」如果按这种说法,那全国医院里明心见性的菩萨太多了。还有些人说他师父有什么什么神通,我问他师父能不能腾云驾雾?他说那不能。即使腾云驾雾都不过是个外道,即使像二十八层天的天人可以腾云驾雾、排山倒海、千变万化,都还不过是个外道,是个凡夫。这和明心见性有什么关系呢?

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盼而去:这个小徒弟他没有见识,他不知道师父入定了,找不到师父了,又不知道禅堂里怎么会有一滩水,所以他就丢个石头进去,感到好玩。

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石头丢到水里,出定以后变成一个人,可石头是不是在他肚子里啊?因此他觉得心痛,难受。这里举了一个类似的例子。舍利弗在定中,有两个鬼过来,一个鬼叫复害,另一个鬼叫违害。复害鬼要试试他的定力,违害鬼劝他不要打,复害鬼就要打,然后就给了舍利弗的脑袋一拳。所以舍利弗出定以后感到头有点痛,问佛怎么回事。佛讲,刚才一个复害鬼打了你一拳,幸亏你的定力还可以,没有打碎。这种鬼可以把须弥山一拳打成两半。当然,复害鬼也因此下无间地狱。

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因为自己已经证到四果罗汉了,很久没有生病了,现在突然心痛,就心想,自己是不是退失了?开始怀疑自己了。那么实际上,真正证果是不会退转的。

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说明他自己还没有破除色阴,否则自己可以伸到肚子里去把东西拿出来。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我后出定,身质如初:自己再次入定,然后童子把石头取出来。这样把这个疑虑解除了。

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这个法门能不能修啊?修到这种程度还要等无量佛出来才能破除我执,你想想看。所以那些神通、气功,讲你走火入魔都是抬举你。你能盘几年腿?可不要狂妄啊!

「方得亡身」,这个时候破除了人我执,证四果罗汉,破肉团身这种分段生死得自在。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月光童子是菩萨,明心见性了。这里的「性合真空」是不是「性水真空,性空真水」啊?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预」就是参与,与菩萨是同一个等级了。

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水性一味流通」就是前面讲的水性周遍法界,他从这一门深入而成就。既然是「一味流通」,那就是一流通一切流通,整个地、水、火、风、空都是水。圆满菩提,斯为第一:水大这个法门是我因地修行的主课程,我依此而成就。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恒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声,开示菩萨本觉妙明。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狂闹。逢佛未几,得无生忍。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光,洞彻无碍。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琉璃光法王子是修风大。

有佛出世,名无量声:无量声佛应该也是在因地修风大而成就。刮风有声音啊,诸佛菩萨名号都有种种的缘起。开示菩萨本觉妙明:我们的觉本来就是明,他不依靠外尘,自来就明,法尔如是。「妙明」,它能显现出十法界万法。

观此世界及众生身:世界是依报,众生身为正报。这就包罗万相。皆是妄缘,风力所转:一切万法的变现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心在动,心动是不是风?当心动了以后,风已经在迷惑颠倒中跑到自己的对立面,叫「妄缘」。之所以是妄,要明白,风在十法界里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找不到根本,没有来龙去脉,可是它宛然现前。用智慧去观照,这个风当下是不是我啊?不就是我心里动了一下嘛,可是我们却不认识它。什么「缘」呢?由于依靠它,依靠我们心里的变化,又出现了地水火风、世界、山河大地、天人鬼畜,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借助这个风力、借助动这个缘而变现。我们曾经做过实验,两个手一合,用意念三分钟后,左手比右手长出来几公分,是不是通过心动以后再变出来的?「皆是妄缘,风力所转」,这个风力所转实际就是无明妄动,就是我们的妄想心。其实妄想心是什么东西啊?就是我们的真心,没有一法不真。

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这是从空间万法而言,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等。观世动时:这是从时间的迁流变化来看。「世」是表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界」是表空间,东南西北上下十方。观身动止:这是有情身的变化,比如行、住、坐、卧等等。观心动念:心里动念无非是在时间、空间里分别执着。它同时包括对过去、现在、未来打妄想,又包括对东西南北上下十方万法的种种分别。诸动无二,等无差别:一切的万法动相千差万别,但是本性无别。「动」无非是生住异灭。

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回顾一下前面第三卷,佛对阿难怎么讲风大的。无所从来,无所从去,却宛然现前,是不是就归到我们的心动啊?由此而开智慧。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虚妄」就是「一心三藏」,就是「阿弥陀佛」,就是「如是我闻」、性相一如。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了,其实《楞严经》难懂不难懂啊?不难懂,只要你用心观照。

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众生:这是指一个佛土之内的众生。在整个尽虚空遍法界,有无量恒河沙数个三千大千世界,无量就是无量,没有什么好讨价还价的。你能如是观照,当下打开心量。

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狂闹:他的世界观有了一个质的变化。十方法界无量众生在迷惑颠倒中,就像这些小虫子在一个小瓶子里争争吵吵、勾心斗角。「蚊蚋」是沙蚊,特别小,这就是比喻众生的心量,已经小到这种可怜的境界。所以我们想想应该不应该生惭愧心呐?蚊蚋是谁啊,就是我们自己啊。那个瓶子是表真心本来面目,虽然在这里勾心斗角,有没有跳出心外呢?

逢佛未几,得无生忍:遇到无量声佛时间不久,就证得了无生法忍,这也是福至心灵。

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不动佛国就是娑婆世界东方妙喜刹土,教主是阿閦如来,也叫不动佛。「为法王子」,是证到解脱德。事十方佛,身心光:当你果真清楚明白深信不疑,十方三世皆是我当人当下一念之所变现,你就是「事十方佛」。这是究竟义。那么,这里主要讲琉璃光法王子已经是证量位功夫,可以游遍十方,奉事诸佛。

洞彻无碍:我们先在见道位调整心态,大光明中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比如这个茶杯,它当下就是好吃的苹果,苹果就是老鼠药,老鼠药就是肯德基。你要会转,但是你必须讲清楚为什么。《华严经》就讲,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最难传的就是这个法,把有情跟无情说为是一个东西。这就是石破天惊的大法,这是跳跃式的思维。我们一念心光即遍及十方三世一切的万法,可是我们却在迷惑颠倒之中。之所以有碍,是我们自作多情,背觉合尘,你能当下回光返照,便得无碍。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风力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谁也靠不住,十法界找不到。可是它却灵明不昧,宛然现前。所以,这不是我是谁啊?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在前面第二卷佛讲,诸佛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所以圆教明心见性的菩萨才能与「十方佛传一妙心」。十方三世有情无情一切万法,就是一个妙心,就是一个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