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第42讲 (第1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

妙觉明圆,本圆明妙:「妙觉」,就是讲真心本觉之妙。妙在哪里呢?以寂净之体,当下就本具一切有形有相之万法。十法界一切有形有相之万法,当下就是无形无相之寂净本体。真心本来面目非空非有,它可以现空现有。妄是什么?当下就是真。真心随妄缘现妄,随真缘现真。所以演若达多照镜子,那个镜子是不是妄缘呐?他把里面那个东西当真了,把自己这个真实的东西反而当假了。所以佛在这里讲「妙觉明圆」,是接着前面三个如来藏来重复肯定。「明」,就是明明白白,妙就妙在三个如来藏是一个东西,无量万法是一个念,把一切的真妄统统包含在内。

既称为妄,云何有因:既然知道妄,你还查什么其它因啊?在《楞严经》许多地方显示出这个意思。当我们真正懂得了一心三藏,哪有许多废话讲啊?你还找什么因啊?前面在讲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地水火风空见识这二十五个法的时候,任何一个法有没有找出一个所因啊?没有啊。找到一个所因,它就已经是心外之法。所以前面把二十五个东西我们统统归纳为「性二十五真空,性空真二十五」,是不是这个道理?

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自诸妄想」,这是由于一切的妄想。「展转相因」,是万法万相。这几个因缘和合显现为那一个法,那几个因缘和合显现为另外一个法。都是由于我们的同分妄见和别业妄见在反复地妄想执着,而有万法万相。「从迷积迷」,也就是从妄想积妄想,始终没完没了地在分别执着。「以历尘劫」,「尘劫」就是无量的时间和空间。在佛法里,有时间必有空间,有时间空间必有万法。

虽佛明,犹不能返:佛有再大的智慧、再大的神通、再大的法力,他也不能代替众生解脱,他只能把真相真理告诉众生,佛只「明」,解脱要靠大众。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识迷无因」,就是明白了这个无明没有因。既然无明没有因,妄想有没有所依啊?没有。无明没有根,无明也没有生,需要你去灭吗?你知道了无明,你当下即已解脱。所以这里讲妄本空,何待灭?这是不是讲不历修证呢?真本有,何待证?它本来就是真,要你去证干什么?这就是一步登天的圆顿大法,也就是解释在法华法会和楞严法会上,为什么修行人没有离开讲经堂而当下成就。

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证到菩提的人,佛这里打了个比喻,就像清醒的人说梦中的事情。你即使心里再怎么样精明,有什么办法能把梦中的事情拿出来给人家看?

况复无因,本无所有:梦中的东西为什么拿不出来啊?它本来是虚妄的,它没有根本。梦中生了个儿子,你能不能抱出来给人家看啊?抱不出来。他本来就是梦中变出来的。

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哪有演若达多自己身外的什么原因叫他狂乱跑啊?也并不是镜子里的那个人叫他狂走,是通过他看到镜子的那个因缘而引了自己的这个狂心,这个狂心是不是也是他自己?这个时候就现狂,并没有其它的因缘。那个狂走就是他自己,也是他的本性。因缘现前了,这个法就现前。

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忽然狂歇」,就是病好了。头是不是从外面得来的?这是讲迷人和悟人都是他一个人,脑袋一直在自己肩膀上。正在狂的时候,头有没有丢掉啊?没有丢。没有狂了,头有没有生出来啊?(没有)。这就是无生法忍,不要去心外求法。这段经文也可以解释为,悟外无迷,迷外无悟;悟不生悟,迷不生迷。没有谁生谁,悟和迷当下是一个东西。

富楼那!

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妄性如是:作两种观照——妄性就是这回事,它本身是虚,因为它查无来龙去脉;同时又是妄,怎么妄呢?宛然现前的这个妄是不是真啊?哪有其他人啊?也可以说为「妄性如是」是不是如是我闻啊?

因何为在:除了真心本来面目,除了这个如是,除了这个阿弥陀,心外能不能找到个什么因啊?找不到因,一定要明白,因只有一个,就是法尔如是,原来如此。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这又是在讲「花开莲现」。不随分别:不随分别什么呢?就是已经转识成智,再不会用意识心去分别,而是用佛知佛见明白这些事情。三种相续:总体上包含了我们所有的妄想。三缘断故:明白了这个道理,你还会不会再去搞杀盗淫呢?那么这三种缘断了,按照因果关系来讲,它会不会再有果呢?所以圆顿大法贵在开悟,贵在抓住当下。

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进一步解释明心见性之时,迷惑颠倒当下停止。「歇即菩提」是不是讲知妄即真啊?是不是花开莲现?一切的果都是由我们这个心来体现。菩提心当下是不是就是菩提果?烦恼心当下是不是尘劳之果啊?所以圆顿大法即因即果。根据圆瑛大师的开示,圆教从十信位的菩萨到等觉后心,都可以从听经闻法、从见道而得。按照圆顿大法,听经闻法当下证到最低果位是十信位满,是初住位的菩萨果位,也就是分真即佛。但你要究竟成佛,一般而言,在等觉位还要靠诸佛来帮助破除生相无明。几乎除了龙女,可能就没有第二个、第三个人能当下成圆满佛。印光大师也讲,「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就看你怎么样用心,这个法我们要引起重视啊!

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胜净明心:「胜」就是无边的殊胜;「净」就是清一色,十方法界都是一人一念。「明」就是表十法界万法明明白白现前,这就是一念真心,就是本来面目。本周法界:从来如此,就是周遍法界的。不从人得: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是我们本来共有的。石破天惊!

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这一句话又是石破天惊!

「何」是哪里,「藉」是靠,「劬劳」是辛苦。哪里靠你认真修?哪里靠你刻苦修?因为你本来就是周遍法界,是因为你的烦恼习气把你障碍住了。明白了一心三藏的道理,那些迷惑颠倒是不是都没有了?但是有道无道,自己知道。

后面这个比喻一目了然,实际上这个宝珠就是他自己。这个穷人在外面乞讨,过得这么艰苦,忽然有人告诉他,「你自己就有如意宝珠啊!

」他一下明白了,当下成为富翁,他本来就是富翁。我们本来就有无量智慧德能,可是,如果不是佛来告诉我们,我们不知道还要在轮回中受苦多久。包括我们修一天到晚念佛,是不是跟讨饭一样呐?我讨你,我念你,我拜你,到时候我死的时候,你看着办啊……我们从明白这个道理开始,还要不要六道轮回啊?那个乞丐虽然是富人,他有没有得到受用呐?那现在牛马猪羊是不是都是佛啊?它有如意宝珠,能不能得到受用?得不到。所以必须明白自己就是佛,当下受用。这个比喻是不是非常好啊?

这个法理法义并不深,稍微心细一点就能知道,但是由于我们太执着于有形有相,太执着于自己是一个凡夫,所以甚至连明心见性都不敢想象。这就可悲。所以佛作何感叹呐?讲得这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整个十方法界都是我,这是不是致大饶富啊?谁还有我们这么饶富啊?佛讲,你能够受持一句《法华经》,胜过七宝满虚空供养无量佛,供养无量佛是舍一得万报,是不是得无量的七宝满虚空啊?你就知道「神珠非从外得」,不是佛给你的,佛不过提醒你而已,你就是神珠。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

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我从因缘,心得开悟。

富楼那这段告一段落,阿难又来劲了。

世尊!

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阿难前面已经悟到这个空如来藏之法;那么这里呢,佛又讲到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就涉及到因缘法了。所以阿难马上就回潮了,你既然讲不空如来藏,这里明明白白就是讲因缘法呀,在此之前你跟我阿难要破因缘法。

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他这个开悟还没有到位,为什么没有到位呢?他容易把这个因缘法和自然法混淆。

世尊!

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心开悟,得成无漏。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迷闷。

我等年少有学声闻:就是还没有证四果罗汉之人,比如初果、二果、三果。

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心开悟:须菩提这些人是已经证到四果罗汉。不仅是我们这些初果、二果、三果罗汉,连四果罗汉都无一例外。「从老梵志」,这是舍利弗、目犍连他们的老师。「闻佛因缘」,就是从老梵志那里转到佛这里来,听了佛的因缘法,否定了老梵志的自然外道。「心开悟」,是指从小乘因缘法心开悟。得成无漏:是不漏到六道轮回,不漏到肉团身这种分段生死。这些四果罗汉呢,在佛法里叫最后身,他再不会到六道里来示现肉团身。

今说菩提不从因缘:佛今天又断然否定因缘法。他不明白菩提是本有,它随着因缘而显现,并不是因缘而产生。

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拘舍梨」,也是当时六种外道之一,他们所讲的自然是妄想自然。怎么妄想自然呢?他们讲八万大劫之后,我们这个人自然就成佛。不修也成佛,修也成佛。他为什么有这种邪知见呢?因为外道最高的定力,可以看到八万大劫时空之内的万法生住异灭。一个大劫少说几十亿,多说百亿千亿年。可是我们一般只知道几十年、几百年……最多几千年之间的事情。外道能够有这么大的心量也不可思议啊!

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是非因缘非不因缘,非自然非不自然,它可以随缘显现为因缘,显现为不因缘,显现为自然,显现为不自然。一切的万法不管大小、多少、长短,当下都是一个念,我们可以随缘变现。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这句话高度概括。比如那个室罗筏城的演若达多,狂奔走。

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就是让他狂的因缘如果灭除掉。则不狂性自然而出:狂与不狂是不是当下就是他啊?他这两种相遇缘显现。遇狂缘现狂相,遇不狂缘现不狂相。

因缘自然,理穷于是:因缘自然当下是一。「理穷于是」,你看阿难还在争什么自然?还在争什么因缘?所有的说法都是非常勉强。要转到这个弯子上来谈何容易?所以佛在前面讲谛审审谛、谛审审谛,你要好好想,你要仔细想,你要认真想,你要细细细想,可谁都不能用语言把它讲得很清楚。

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