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为你停留的半步 (第1页)

作者:喜欢过王和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尽管姐姐姐夫说不用没买什么特产,但是二十多年的亲姐弟,同为留守儿童相依为命,彼此之间的了解早已越了普通的姐弟之情。

马凉买了她最爱的粤地秘制私房盐焗鸡,鸡翅,鸡脚,各一斤,抽真空带走。由于马凉是个母胎soLo的大单身狗,直男审美的马凉没有给小侄女买什么玩具和衣饰品,只是买了巧克力等零食。

马凉顶着烈日,坐着公交加地铁早早来到高铁站,看着高铁站熙熙攘攘的人群,马凉不禁感叹想自己这样提前出的大聪明还挺多。

一路无言只是呆呆地看着窗外的风景一遍遍上演繁华都市,宁静乡村,暗黑隧道,像无声电影,自顾自的上演也不顾你是否看清看明。

听着熟悉的报站,越来越熟悉的站名一个接一个出现,离家的距离也在不断缩小,一股近乡情更怯的感觉开始酝酿,终点站终于要到了,车厢里的人开始整理行李站在过道上,静静的等着拥抱家乡的空气。

如同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一样秩序已经植入我们的所有行为里,排队上学,排队领物资,排队打疫苗,排队挂号缴费,最后排队进炉子里。

秩序好与不好,只有自己知道,据央妈说在离我们几千里日夜颠倒的地方,有个破产的扑街国家,要进行全世界最自由的变法,越鹰酱的那种。

当然不是那个智商只有七岁的天才围棋少女的鹰酱,而是喜欢到处代表正义与自由的大流氓鹰酱,全世界都在等他们会交出一个怎样的答案。

马凉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太过随意也收拾起行李排起了队,当然下车也可以不排队,上车时最好排一排,特别是每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口流动春运期间。

一次马凉就是因为懒得排队最后现停车时间有限大家都带着行李检票时间漫长到最后马凉检票后只有一分多钟了,马凉扛着行李在站内狂走(不能跑)急出一身汗,毕竟春节期间买票不容易,补换不知道在何日了,最后刚坐下车就开了。

拎着行李在站内走,作为省会城市的大型高铁站,很得走上一阵,随着路标兜兜转转总算出了站,一出站天已经黑了下来,站口的叔叔阿姨热情的拉着马凉的手,抢着帮忙拿行李箱。

“住宿不?包接送”

“坐车不,上车就走?”

。。。。。。。。。。。

直到马凉说有人接,周围热情的叔叔阿姨像没抢到猎物的狼群毫不留恋的奔向下一个猎物。只剩下松了一口气的马凉,其实这些叔叔阿姨的宾馆和车可以接受。

长达数年的反黑除恶工作不是说说而已,敢乱来的都进去踩缝纫机去了,剩下的中规中矩的,大都客客气气的结束后还送名片招揽回头客,服务不可谓不到家。如果不是姐夫说今晚不加班,他亲自来接,马凉不介意住一晚再回去。

马凉掏出手机,报了自己的位置后站在最显眼处等待。没过多久一辆白色大众紧凑型轿车驶来打着双闪,马凉一对车牌号,没错,挥手提着行李靠了上去,熟练之极。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马凉的姐姐也在车上,下车帮着把行李放进后备箱,一同回到车上,随着车缓缓的前行,在下班高峰期一停一顿的时候,姐姐开口了

“想吃点什么?”

料想之中的责问并没有,只是在关心弟弟想吃什么。

“火锅”

“好”

吃完晚饭到姐姐家时已经是晚上11点,马凉把礼物拿出来后,姐姐明显高兴了许多,但是却也没说什么回来就回来带什么东西的扫兴话,彼此都觉得本该如此,不分你我。

马凉的姐姐姐夫原本在南方打工,很熟套的剧情,同在一个工厂,年轻男女,荷尔蒙激,后结婚生子。

出于照顾家庭和孩子回到省会工作,姐夫在一家上市企业里做技工,姐姐在马凉的鼓励下自学办公软件在姐夫工厂附近小厂做了小文员,收入还算不错,就是加班多,节假日开车回家看老人孩子,日子也算过得不错。

当夜无话,马凉联系了常在省会和家乡跑的车约好第二天早上6点出,在交管上班前出城,大约下午两点到,一路上满城接人,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接人上,接货上,独特的乡村生意。

回到家后,父母一如往常,因为基础病在家附近做点小工,或者给种植大户做日结,他们这一生都在忙碌,忽略了对儿女的教育,缺席了儿女的成长,但是对儿女的爱却是真的。

毫不犹豫掏空自己的一生积蓄,为儿女娶妻生子,买房买车也一点不心疼。

晚饭的时候,父母老生常谈,说进了大公司要好好珍惜,努力工作,跳厂不如守厂,老实工作。是的,马凉的父母并不知道马凉失业的消息,姐弟俩都瞒着老父母,一旦他们知道了又会睡不着觉,瞎担心又帮不上忙。

闲聊中父母叫马凉找个女朋友早点结婚,隔壁谁孙子都上小学了,最后以马凉以工作稳定后有积蓄再说收尾。

马凉家乡所在的村有一个座小山,本来没什么奇怪的,只是在丘陵地带遍地小山的情况下,只有高大崎岖的山才配有个名字,可这座外形随处可见的小山却有自己名字--一洞仙,山顶有个庙常年香火不断。

名字何时起的已找不到源头,只知道十里八乡都知道这个名字,据说山腰处有一洞穴,洞中外有一小潭,常年有水,在曾经最干旱的时候,保证了全村人的饮用水。

后来公社上想把它扩大挖深一点作为一个储蓄用水点,而冬闲的时候每户出一劳力把水抽干,几十号人用锄头,锤子,硬干了大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