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魏逆 > 第176章 不武

第176章 不武 (第2页)

作者:茶渐浓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此番引兵来犯的孙权,仍是依着舟船逆着南淝水北上,根本没有做好6行的准备,故而当映入眼眸中的不是熟悉的合肥城而是一片废墟后,江东君臣皆举目茫然、一时无所适从。

竟是计议整整二十日,君臣仍没有群策出个章法来,更不敢下船上岸。

可谓深谙临戎不武的作风。

也让夏侯惠不由感慨赞叹,满宠那句“贼吴离水则怯”

断言是多么的精辟!

嗯,他也随着满宠来到合肥了。

虽然他的本部士家新军仍留在寿春城外壁坞,不过满宠还是让他以五百骑督的身份,随着骑兵曲过来的。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谯沛元勋之后嘛。

满宠虽然不怎么待见他,但也知道天子曹叡将之遣来淮南前线的意图,若是临战的机会都不给,那就说不过去了。

只不过,他是随着骑兵曲驻扎在新城后方山岭的北面,也就是东淝水的源头处。【注1】

因为合肥新城属实太小了。

就连引兵两万的满宠,也仅是别遣了两千士卒进入新城、合守备新城的三千士卒并力戍守而已,其余兵力则是驻扎在芍陂(湖)下方的成德县。

做出这样的部署,主要是为了时刻准备移兵去救援庐江太守孙礼。

没办法。

魏国驻守庐江六安那边戎兵不多,加上郡兵也不过堪堪八千人。

而贼吴全琮所督的偏师竟有五万之众。

若是彼部不计死伤昼夜攻城,太守孙礼恐难持久坚守;且出于会被围点打援的考虑,也不能让安丰郡的曹纂率兵过去增援庐江。

如此情况下,满宠也只好静观敌变、伺机而动了。

反正在出寿春城之前,他就笃定了督领江东主力的孙权,没有决死攻破合肥新城的魄力。

故而,他驻军在成德等了二十日、得悉孙权仍旧没有下船上岸去攻合肥新城后,便遣人将夏侯惠与乐良招回来军议。

说是军议,其实仍是他一言而决,直接下达新的部署将令。

他以贼吴孙权倚仗洛阳中军无法驰援之际举大众而来,是抱着攻破合肥的妄想,之所以迟迟没有来攻,是因为先前不知己军已然修筑了合肥新城、占尽地利的关系。

但彼必然不会就这么罢兵归去。

而是依仗着兵力众多,上岸来城池前耀武扬威一番,顺便观察新城周边的地利,以备下一次来犯做充足的准备。

故而,满宠想伏兵在外。

让孙权的炫耀武力变成丢盔弃甲、狼狈亡命。

乃是遣部曲督引五百步卒藏在将军岭后方,半数执各色旌旗半数携金石鼓吹,待孙权遣兵来炫耀时,便长大作鼓噪驱迤逦而出,佯作大军杀出之势;别以将军张颖为主、乐羊为副职引四千步卒在合肥新城的东北侧蛰伏,待鼓吹大作而贼吴惊恐时奋勇杀出。

但他们都是策应的。

毕竟,孙权再怎么不堪,都不会让江东士卒跑到合肥新城床弩、投石车覆盖的范围内耀武扬威。故而在距离的限制下,将军张颖与乐羊很难在贼吴恐慌之际杀入敌阵,更没有办法做到驱溃兵倒卷本阵。

敌我悬殊太大嘛~

说不定张颖杀入江东最前部兵马时,后面的吴兵已然在将率的约束下缓过恐慌、严阵以待了呢!

所以,满宠将破敌的希望放在骑兵曲上。

唯有强大机动力的骑兵,才能在吴兵恐慌失措时杀入敌阵;也唯有冲锋时犹如山崩之势的骑兵,才能让吴兵持续恐惧、无法结阵迎战。

只是,孙权会如他所愿嘛?

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这次兴兵向淮南,是孙权称帝后的第一次御驾亲征。

动用了十数万大军、战前信誓旦旦的声称此番必报魏国席卷皖城谷地之仇,且在魏国洛阳中军都没有驰援的情况下,他总不能连合肥新城的城墙都没有看到、一鼓不鸣一矢不就灰溜溜的主动罢兵归去吧?

就算有敌情有变、准备不充分的缘由可宣告朝野与士卒,但也无法阻止他们私下腹诽诟病称帝后的孙权畏战不武啊!

如此,身为帝王的他颜面何存、威信何彰呢!

以众凌寡犹不锐意进取而自废将士之勇,又怎么能期盼破合肥下寿春、克定千里中原那一天的到来呢?

利弊对比之下,孙权有了决定。

打算先引兵上岸至合肥新城外,耀武扬威一番以期夺魏军之锐气。

而后,罢兵还是困城嘛~

待看偏师全琮那边进展如何,再作定夺罢。

——

【注1:东、南淝水都源于将军山,不并流(是时未开凿运河连通)。南淝水南下入巢湖、东淝水北上东入淮水,故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