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35 (第1页)

作者:今日不上朝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兵祸和饥荒◎

牛车缓缓驶入村里。

今日大闹了一场,村头大树下这会儿空无一人,全无往日热闹。

路过平日里洗衣裳的河边,陈大舅叫卫大虎搭把手,甥舅俩把车板子卸下来。卫大虎扛着板子扔河里,叫正在上游洗衣裳的三叔公家的儿媳借个刷子,婶子辈的妇人爽朗应了好,把刷子扔到河里,就这般顺着水流流到了下游。

卫大虎长臂一捞,拾起刷子“唰唰唰”

几下便把木板子上的血迹清洗干净。村里人都迷信,人血这玩意儿最好是别带到家里,免得叫人觉得晦气。

陈大舅叫两个儿子先回家,他赶着牛,卫大虎扛着滴水的板子,甥舅俩一道去村长家还牛车。

村长家在村尾,走过去要一小段路程。陈大舅赶着牛车,一路假装与外甥说话,他心里头憋着气,实在不想和村里人打招呼。

卫大虎晓得大舅心里头不舒坦,便是他自个听说外村人拿着家伙什打上门,村里没一户人家帮忙出面阻拦,他心头里都不舒坦。

故而,他肃着张脸,懒得搭理村里人的询问。

村里人也怵他,见他们甥舅表情不好,怕是陈家兄弟伤的不轻,也不敢上前触霉头。

一路走到村长家,陈大舅站在院门外唤人。

村长有三个儿子,父母在不分家,三房人挤在一个大院子里生活,儿生子,子生孙,这家子如今已是四世同堂,这在村里是十分罕见的喜事,许多老人都羡慕他家。

庄稼汉生于地,死于地,他们日晒雨淋几十年,劳心劳力伺候那一亩三分地,日日为了几斗米辛苦劳作,生了病没银钱医治,抗得过去就活,抗不过去就死,年深日久忍着一身病痛,能活到五十岁都属于高寿了。

村长今年五十有六,身子板硬朗,去年连曾孙都有了。他家中田地二十几亩,还有一头能顶三个成年劳力的耕牛,已经算是村里小有家资的人家了。

见他们来还牛,卫大虎肩上还扛着清洗干净的车板子,村长的大儿子脸上带着笑,打开院门招呼他们进来:“这般客气作甚,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大虎赶紧把板子卸下来,可别累着你了。”

陈大舅把牛赶去牛棚,闻言笑容有些苦涩:“遇着事才晓得能求谁,若不是你们家心善愿意借牛车与我驶,耽误了时辰,大石他们兄弟俩那条胳膊保不齐就废了。”

村长大儿子惊得“嚯”

叫一声,没想到这般严重,忙追问:“咋这般严重?那大夫如何说?”

“差点伤到骨头,好悬路上止了血,才叫他们兄弟俩撑到镇上医馆。”

陈大舅面露悲戚,又略带几分庆幸,脸上露出一抹牵强的笑,“花了一两五钱的银子呢!

大河啊,你是不晓得他们兄弟俩一路流了多少血,吓得我双腿软,就怕他们保不住胳膊!”

“怎地这般贵价?!

那镇上医馆果真去不得,里头是住着吞金兽啊!”

陈大河惊呼。

“可不是!”

一两五钱啊,陈大舅提起来就心痛,家里想要存个一两银子,那得全家人农忙时伺候庄稼,农闲去镇上寻活计,一年到头不歇脚的忙活才能存下几两银钱。而缩衣节食存下来的银钱呢,得留着给儿子娶亲,心疼闺女的人家,还得给闺女存点嫁妆,等家中孩子差不多都各自成家了,儿子又生孙子,孙子一多,家中没地方住了,要么分家要么建房子,等孙子大了,又得存银钱给孙子娶媳妇,就这般循环往复……这些年家中人口倒是在涨,偏生银钱是半点没存下,家家户户皆是如此。

就这般,还是顶幸福的人家了。

那些更惨的,一大家子守着两亩薄田过活,家中无粮,手头没钱,莫说存下银钱娶媳妇传宗接代,便是自个能不能活过这个冬都是一回事儿。

所以银钱这玩意儿,它是真不好存啊!

故而但凡有一笔大支出,能把全家心痛得直抽抽。

前头陈大石和陈二石娶媳妇就几乎花光了家底,后头又生了孙子孙女,家中还有个小闺女三花,家中人口增多,田地却还是那些个,一家子缩衣节食存了些银钱,这下子是全给花脱了。

陈大河瞧着心头也不是滋味,当时他们来借牛车,他心头还有些不愿意,还是他小儿子说是爷爷话的,他才心不甘情不愿借了。

家里这头牛已经上了年纪,他实在心疼,每日精心伺候着,不忍它过于劳累。可眼下听他说两个儿子的胳膊是赶着时间去镇上找了大夫,花了好些银钱才没有落下病根,他又有些高兴,心想他家牛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他们说着话,方秋燕背着一大背篓的草站在院门口叫人:“大河叔,爹,大虎。”

陈大河见她背了一背篓冒尖的新鲜水草,连忙叫人进来:“你这是干啥啊?”

方秋燕进了院子,径直去了牛棚,把草倒在地上,拎着空背篓走过来,笑着对陈大河道:“婆婆心里头感念不已,叫我割几篓水草给牛吃,大河叔可千万莫要推迟。家里头还堆着些,我这就回去把剩下的一道背过来,你们先聊着啊。”

说完便要走。

陈大河哪能真让她这般忙活,红着张老脸赶紧拦着:“你爹客气也就罢了,你娘咋也这样,这叫怎么个事儿!

大家都是一个村,能伸手帮个忙难道还能眼睁睁看着你们犯难不成?哎呀,你可行了,别忙活了……”

方秋燕却说什么都不听,背着空背篓跑出院子,回头冲陈大舅和卫大虎道:“爹,待会儿拦着大虎别叫他回家,姑父和桃花都在家里头呢,晚间留在家中一道用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