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第2页)

西侧间的宝哥儿哭了起来,胤禛笑着站起来“我去看看儿子,这小子多会不见还怪想的慌”

康熙来给太后请安,太后便又说起了八阿哥的婚事“明年等皇上凯旋归来,就给老七和老八把婚事都办了吧,宫里好在热闹热闹。”

康熙现在极力的给太后做脸面“皇额娘说的是,叫钦天监早早把吉日看好。”

太后眯眼笑“老八出生差,哀家到还担心到时候压不住岳乐那外孙女。都是皇上的儿子,哪个差一点都不应该。”

康熙顿了顿“皇额娘说的也是。”

原本还想老八文弱又年纪小一些,到时候带着一起出征不好,但如今想,就是到时候带着一起出去见见世面,回来给个爵位也好体面成亲,他的儿子没道理叫别人看不起。

不过都是说些闲话,外头的太监进来道“太子李侧福晋刚刚生下了个小阿哥”

康熙面上一喜“真是天大的喜事好好好”

太后急忙吩咐“快叫人去瞧瞧小阿哥和李侧福晋,阿弥陀佛,这是皇上之福,大清之福”

太子喜得贵子,整个后宫似乎都沸腾起来,跟太子的李侧福晋相比,李氏似乎暗淡了很多,生下的小格格到也胖乎乎的可爱,幸而孩子还算健康,李氏也还算好,只是实在难叫李氏欢喜起来。

宋氏哄着乖巧听话的女儿心里却松了一口气,逗弄着大格格教大格格说些吉祥话,心里盘算着要求着福晋要大格格以后跟着她们一起请安了,孩子总养在后头看不见爷也看不见福晋,这样终归不好。

暮色里李氏醒来,总算有了精神,琉璃喂她喝了些水,听得李氏问“今儿都有什么事”

“武格格和纳兰格格都被禁足了。”

李氏一怔“怎么还有武氏”

“福晋的心思哪里是奴婢能猜到的。”

又劝李氏“您快躺下吧,说了不叫您坐起来的。”

李氏顺从的躺在了炕上,心里慢慢思索,不太明亮的屋子很温暖,暖色的床帐微微晃动,就好似李氏的心,福晋将那两个禁足一个月,而一个月后她出了月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给了她喘息的机会,福晋待她们这几个格格其实很公允,看似她吃了亏,但在这里又给她补了回来,她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终究舒坦的迷迷糊糊睡了过去,孩子还能生,以后总能生下儿子

小阿哥和小格格的洗三在一天,只是到底不能同日而语,李氏大抵也想开了,照顾女儿很精细,对外头的事情不大计较。

眼见着快过年了,事情本来就多,皇上又打算正月亲征,于是胤禛回来的越来越晚,又总是很疲惫,跟后宅里的人都说不上几句话。直到过了年,出征的事情定下来,一起跟着的阿哥们自然也定下了,除过太子大阿哥到七阿哥都有各自管理的旗务,八阿哥也跟着,只是没有什么正经的差事。

也是九公主过来随口提起“几个兄弟里,到是八弟最讨喜,温和知礼不说往常还总能给我带几件小玩意回来”

权佩拿着九连环随口问道“太后也挺喜欢八弟的吧”

“我是瞧着挺喜欢的,要不然怎么偏偏就把平安说给了他,皇祖母也是很喜欢的平安的。”

八阿哥母为良妃,阿哥里面出身最低的一个,小时艰难,大了到慢慢好了起来,又要娶安亲王的外孙女为妻,后面又有个太后,事情似乎就不简单了起来

费扬古为胤禛精挑细选的侍卫早就准备妥当,就连青先生都改装成了下人准备陪着胤禛一起,蒙古那边只怕还天寒地冻,权佩让人准备的羊皮靴子不但结实也都加厚,水懒皮的大氅厚实但也比寻常的精干,虎皮帽子也做了好几顶,东西实用,但收拾出来的并不多,出征在外只怕还有更多难以预料的事情生,日常的东西带的太多都是负担。

出征的日子也是早算好的吉日,后宫里送人也只送出了院子,跟着的四个格格面颊上还都有隐隐的泪痕,胤禛只悄悄捏了捏权佩的手“我不在家,你照顾好自己。”

“爷也照顾好自己,家里的事千万不用操心,出征在外不比寻常,只求爷万事都小心一些。”

隔壁的三福晋拉着三阿哥的手落了几点泪,到底舍不得放手,三阿哥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好在家等爷。”

五福晋那边就不大和谐,鼻子眼睛都不是地方,见妾室们献殷勤,说话也阴阳怪气的,连五阿哥正眼都不看,五阿哥也不计较,同她点头道别,随着三阿哥和胤禛一起渐渐走远。

毕竟是出征打仗,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没人心里是舒坦好受的,皇上出征几日,后宫似乎还蔓延着一股哀伤的气息,似乎连紫禁城的春意都延迟了好久。

作者有话要说坑爹的呀,咋滴收藏还能莫名其妙的降下来,这叫我情何以堪求安慰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