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第3页)

作者:江水不竭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弃地搞起来,让儒家的仁爱光芒照耀西夏

“可惜咯,”

o1说,“西夏得了地,对大宋的态度非但傲慢如前,甚至还多了一份轻视和鄙视。”

“现在大家知道宋徽宗父子两弃城割地,赔偿金人的一套做法是从哪学来的了吧那必然是一代贤相,司马光”

司马光仍然跪着,几欲呕血。

赵顼再次听到了宋徽宗父子的事迹,有些困惑,他怀疑这天幕应该在更早之前就出现了,还预演了后世的一些他所不知道的事情。

“不过这也不能单怪司马光一个人,”

o1说,“在司马光之前,还有一个三代老臣富弼,富弼这个人不好评价,简单来说就是低配版的范仲淹。”

赵顼转过头,一眼就看到了被提名的富弼,富弼显然也很紧张,生怕自己和司马光一样被批的体无完肤,颜面尽失。

不过在听到自己被天音比作范希文,虽然是低配的,但也足够让人宽慰。

“为什么说富弼不好评价”

o1抛出了一个疑问,自问自答,“因为他年轻时也曾在奉命出使辽国时,据理力争,拒绝割地要求。”

“在宋仁宗推动范仲淹动旨在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庆历新政时,更是积极响应。”

“除此之外,他还凭借着多次出使辽国,一手促成宋、辽、夏同盟,三足鼎立的局势。”

单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富弼也是个锐意进取,会支持变革的有为官员,偏偏他在宋神宗时期又成了旧党,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

“可惜庆历新政以失败告终,虽淘汰了碌碌无为的官员,提高了官府行政的效率,却也使得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更加尖锐。”

“富弼、范仲淹、欧阳修、韩琦等人相继被赶出朝廷,”

o1猜测道,“富弼出任郓州、青州等地,救助了数十万灾民。”

“大概就是这段时间里,他意识到一件事,无论庆历新政成功与否,最终伤害到的还是无辜的百姓,这才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

富弼也一言不,不同于执拗的人生顺遂的司马光,他也曾积极推动过庆历新政的变法,只是在看到数万灾民后,他开始怀疑自己做的究竟对不对。

怎么做才是对百姓好的。

王安石变法别的不说,单是青苗法他就不可能去接受。

“所以年迈的他在比司马光更早之前,就上奏宋神宗,希望宋神宗能将收复的河湟之地还给西夏人。”

“在宋神宗询问治国方略时,还给出了须是二十年不说着用兵二字的回答。”

o1虽然只是系统,却也完全能理解这些士大夫的思想,无非就是实行儒家强调个人修养的思想,要求国家行仁政,认为统治者只要实行仁政,边境四夷之地自然会心甘情愿的臣服。

说到底还是书读多了,满嘴孔子仁义道德,不适合治理国家。

o1说完了自己的看法,补充道,“人家四夷之地信奉是男人就用拳头说话。”

“你和人家讲仁义道德,人家直接给你一拳。”

赵顼长舒了一口气,只觉得这天音真妙,说的都是他心里所想的,这下子这些老臣估计再也没有理由拦着他了。

他打算让富弼去出判亳州。

至于司马光暂时没想好。

“夫古今大国之间,无一不是信奉拳头外交,你有强大的实力做后援,人家才会安静下来听你的话。”

“一再割地示弱,看似是为了百姓委曲求全,实则是在祸害社稷苍生。”

天幕上,宋徽宗父子以及大宋宫室内三千多人浩浩荡荡前往金国,金人在京师烧杀掠夺的一幕再度出现,刺痛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饶是执拗如司马光,现在也不由冷汗涔涔,只觉一片天昏地暗。

这,这

倘若一切都是因他而起,他简直万死难辞其咎

富弼张口欲言了半天后,说道“臣有罪,愿将功补过,只是这青苗法万万不可推行。”

赵顼沉默不语,眼神一直看向殿外,似乎在等什么人过来。

“好,说完旧党这些阻力后,接下来我们讲一讲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o1说,“就先从青苗法说起吧。”

恰在此时,被赵顼指使出宫的宫人回来了,宫人身边还跟着一个气质儒雅,周身却不乏锐气的文官。

赵顼看到那人,不禁眉眼带笑,也是巧,在天音要说到变法内容时,王安石终于来了。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