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丁忧 (第1页)

第25o章

自古以来,华夏一向以孝治天下。

所以崔晋原一直说崔晋原不孝,令崔晋原被人唾弃。可他自己倒好庶生母病重,连去了五封信,他不仅人不回去,还连信都不回。

若是国朝的官员都是这样为人子女的,还讲什么仁义道德干脆等父母老了把父母扔出家门,任他们自生自灭好了

官家年纪大了,对于赡养父母这一块就尤其重视。一看到何通判的奏折,就气得头顶冒烟。

官家的申斥,很快就到了工部。

接到官家的申斥,崔孝佐一脸的懵逼萧姨奶奶死了他都不知道,官家怎么知道了

听完官家的申斥,那些工部的官员也懵了啊天呢,我们居然和一个不仁不孝之徒一起工作了数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谁见过庶生母生病,连问都不问一声的虽然这是庶生母,可是身上却有官家的诰命啊

纵是为了家里的体面,好歹也得问候一声,时常派人回陈州看看。

崔孝佐倒好看他的表情,竟然是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简直可笑

庶生母都死了,儿子竟然比官家知道的消息都晚

面对着同僚们唾弃的目光,崔孝佐只觉得面上烧。

他急勿勿回了家,如同丧家之犬。

消息很快传到翰林院,袁轻舟出面做了证,“五日前曾收到了孟平派人送来的信,信里将萧老太君的病情详细地介绍了一下。我外祖父拿着会诊的结果,仔细研究了一夜,后来开了一个方子送了过去。谁能想到”

袁轻舟叹了口气。

真是人有旦夕祸福啊

有人就追问,“这么说,萧老太君的病情是早就有了”

袁轻舟点头“我略懂医术,观会诊的结果,应是忧思过虑所致”

忧思过虑

在宋朝有一句名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能进翰林院的,都是人才中的人才,又有几个没读过医书的一听忧思过虑这四个字,心中就什么都明白了。

几十年没见过儿子,自然会想儿子好不容易孙子有了出息,中了探花郎,却是父子失合

老太太定是心中苦闷至极

那些以前曾支持崔孝佐,与崔孝佐一起骂崔晋原不孝的人,纷纷闭上了嘴。

何为孝几十年不见生母,不养生母,生母去死竟然连知道都不知道的,叫孝顺吗

何为不孝自小在奶奶身边长大,可怜奶奶的遭遇,对父母的行为不满而与父母起了罅隙,这样的行为叫不孝

一时间,那些以前对崔晋原骂声连天,恨不得将他除去以正仕林清风的正人君子,纷纷闭上了嘴。

“何为孝”

官家看着赵冕,脸色郑重,“对父母有孝,对祖父母亦因有孝孟子言道,不孝有三,一不孝便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知劝阻,使他们行差就错天下做儿女的,皆是母亲生出来的,何故因其为庶母就不闻不问焉做孙儿的,看不懂父母的行为,与父母起了争执,这算不孝”

“怪不得世人骂崔探花之时,崔探花从不争辩”

官家对崔晋原多有愧疚。

大学士胡同崔府父子相互仇视的事情,早就在汴京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