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积累 (第1页)

积累

晚篱带他们去看的是工作室最新的一场内部秀,大量运用了光影设计,重点在历史与现在的交融方面。这场秀的主题就是碰撞,一是颜色的碰撞,二是历史上著名

的经典设计的再次运用。

那些经典设计就是运用的光影技术进行小范围投影,虽然清晰度还有点愁人,但是只看外表轮廓的话,完全达到了他们的要求。

所有的技术都是在运用中得到增长的,不能转化为实

际运用的设计最后只能被束之高阁,所以近年来科技也走下了神坛,主动的渗入到各个行业中去,为他们的交互融合做出努力。

成果很显著,得到高科技加持的行业也尝到了甜头,这次的秀虽然是内部秀,但是前来观看的除了时尚圈的

人外,高科技公司的从业者也不少,大家泾渭分明,却也在结束后谈笑风生。

布展公司的小老板跟他父亲有很大的不同,大概是年轻人更有闯劲儿,他直接就拍板同意了晚篱的要求,在一号厅的东南角专门设立了一个独立展室,利用画作和

光影技术,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虽然不是后来的沉浸式体验,但是这样的方式在当时来说也是足够新奇的。大家感受最多的就是舞台的光影设计,可日常中并没有渠道接触这样的科技成果。

艾老师的个展虽然偏向传统画作,但是多了这个高科

技的体验,也能吸引很多人来参观。不管作者设展的目的是什么,一个展览只有拥有了足够的人流量,才能算是成功的,否则你就在家做个小型交流活动不就好了

两人把录像带回去给布展公司的人看了下,年轻点的都觉得可以试试,年长的则怀疑他们这样做会搅乱市场

。最后还是老板话,这事儿交给小老板决定,不管成功失败,都是一次完美的尝试。

最后的结果是其他的照常规来进行,但要注重整体环境色调的配合,那个光影体验室就交给晚篱请来的团队进行布置,在正式开展前,他们会做一个内部观看体验

,觉得好之后才开放给普通观众。

除开光影和画作外,晚篱还找了她央美的几个学弟学妹,穿上小艾老师设计制作的服饰,运用剪影的方式,再现了艾老师最心爱的一副画作的光景效果。

“这真是绝了。”

在看到成品后,布展公司的职员们

都沸腾了,“原来还能这样做啊,长见识了长见识了。”

现在科技展很快,以前大家觉得有个手机电脑已经很不得了了,可现在呢,不说人手一部手机吧,至少工作的人买个手机绝对不是难事,而且电脑越来越小型化

,笔记本已经不再是以前动辄上万的价格了,他们公司设计部也做到了人手一台电脑。

大型场景要求的光景技术很难,但是一个不到二十平米房间里的光景展示,难度就降低了不知多少。晚篱邀请来的公司技术上足以支持,再加上后期的沟通磨合,

在开展前一天,不论那边都挑不出大毛病来。

这个房间就成为了个展宣传的噱头。当然,他们也没有无底线的打广告,而是在宣传中提了一下,本次个展有惊喜彩蛋。至于对个展完全没兴趣的人,错过了也没办法。

不过让他们都意外的是,第一天展览结束后,从外地赶来的艺术家们多了起来,而他们在认真的参观了前面的作品后,都把目光放在了光影室里。

在看完光影互动后,再去看之前的作品,不知为啥,自己脑袋里就主动开始播放起了那些光影的片段,于是

在观看其他作品的时候,好像更能体会作者作品里表达的情感了。

晚篱圆满完成了艾老师个展的任务后,又要立即动身赶去沪上参加秋季服装布会。

既然答应了李灏暂时不出国,那么在国内的这一年也

很重要,她需要收集市场信息,为自己的设计方向做出调整。

之前她沉迷于民族风这方面,但是这样的设计虽然很有新鲜感,但市场普及率不会太好,甚至都只能作为秀场服装而不能适用于生活。

现在毕业了,虽然不为金钱愁,可也要考虑更多更实际的东西,她已经掌握了好几个民族独有的特色设计,现在要做的,是糅合,是将之融入时尚。

这些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很难。融合不是单纯的利用几个带有民族风格的小元素就好,而是让人从整体感

观上就有认同感,让人一看就知道你设计上的特色。

这一点上,晚篱要学的还有很多,而且她有很多想法受限于现有的条件并不能完成,这期间还需要纺织材料的进步和漂染色技术的进步才能完成。

在自己的设计理念大成之前,晚篱要做的是积累,只

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天才不少,可普通人更多。

晚篱不缺灵感,她缺的是经验和积累,还有市场的反馈消化。

这几年呆在南云虽然让她对民族风格掌握很好,但也相应的让她脱离了市场这个根本。任何设计师的作品如

果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那只能是失败的。有人说那些奇装异服就不可能流行,也不可能在市场上得到认可。这其实有个误区存在。

那些标新立异大胆到让人觉得可怕的设计,他们面对的不是市场,而是时尚这个风向标。当他们的设计得到

认可了,之后将这些时尚的元素融入常服的设计,这才是大部分设计师需要完成的工作。而那些普通人望而生畏的设计,就只是大佬们引领潮流的样品罢了。

看这些年各秀场的时装秀,标新立异的已经开始逐渐减少,更多的是日常装,宴会装和晚礼服等等设计为主

。这其中权重最大的就是日常装,各时尚买手瞄准的也是这部分,而宴会装和晚礼服一般都是孤品,或者面对极少人的高定品。

而一个设计师能否立足,也要看他的作品被买手认可与否,如果卖不出去,那就不可能获得成功。除非你是

顶尖的时尚魔头,出来的作品只有它选人的而没有人选它的。到了那一步,你的任何一个异想天开的灵感,都可能是引动时尚风向标的元素。这时候就已经脱离普通设计师的范畴了。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