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从县令到帝师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封地的危机

第二百七十七章 封地的危机 (第1页)

作者:少年腾飞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功夫不负有心人,濮阳许多人感念秦朗为稻子产量所做出的贡献,十分认真的寻找这种“伪娘”

水稻。

二季稻中始终没有找到秦朗所描述的稻花样子,但是这些农户、佃农甚至家中的孩子,在第三节稻的稻花开时,仍然坚持不懈的努力寻找,终于有三个农户找到了秦朗想要的稻子。

秦朗自己在南阳也没有闲着,在九月初的时候,从濮阳回来,就种了一季实验性质的稻子。

目的就是为了找出雄蕊退化无法自花授粉的稻子,因为只有找到这种没有办法自花授粉的稻子,才能有希望开出真正的杂交稻种。

相州牧张何在巡视了自己管辖的相、镇二州全境之后,现了许多问题。

相、镇二州本是属于迟国公的封地,也就是说,这两州中,所有的土地都是属于一个人的,那就是迟国公。

而在此居住和耕种的农户,其实都属于佃农,他们都要为迟国公交粮。

就像租种别人的土地一样,到了收成的时候,需要付一部分粮食作为租金。

一般来讲,迟国公或者豪强地主收地租,比朝廷征税要高一倍以上。

因为朝廷为了维持稳定,是坚绝不允许地主豪强抓捕农人做佃户的,农人就像是蜂巢里的蜜蜂,全国都要靠这些辛辛苦苦种地的蜜蜂种粮养活。

如果地主豪强为了搞自家的土地,而抓捕农人强迫做佃农,或者购买奴隶做佃农的话,就会使这些豪强的土地越来越多,那么相对应真正的蜜蜂就会越来越少。

蜜蜂少了,国家这个蜂巢就会垮掉。

所以稳住农民,让他们安心种粮,是每个朝廷必须要做的事情。

既然无法制造佃农,地主豪强们的土地还需要有人耕种,就只能靠利益去吸引。

朝廷在每亩地上抽田税是三十税一,而类似迟国公这样的封地,或者地主豪强自家的土地,只能十五税一。

比起给朝廷交的田税要多出一倍。

原本这样一来,给地主豪强们种地的佃农就会少很多,除非真的没有土地活不下去的农人才会去做佃农。

但是现实却恰恰相反。

许多农户愿意把田地卖给地主豪强,然后自己去做佃农,交高出一倍的田税也是心甘情愿。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朝廷对农人可不仅仅是收田税这么简单。

除了田税之外,还有徭役和官府的摊派。

朝廷规定,每当朝廷有重大工程的时候,就要抽调民夫了,抽的这个民夫,当然不可能是当官的,也不可能是那些坐在公堂里的吏,只能是百姓。

所以每个农户每年都有一个月的徭役,这个是必须要出工的。

比如朝廷要修宫室,就会抽调民夫开山采石,打磨运输,要有人砍伐木柴,阴干刨皮等等。当一些民夫干满了一个月,那么就可以回家了,征调另外一批人继续干。

除了修宫室、陵墓,还有军事工事之外,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包括战争的准备等等,只要是需要雇工的活,就派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