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从县令到帝师 >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两份赌约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两份赌约 (第2页)

作者:少年腾飞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隆庆一听也有道理,毕竟这个制肥的法子都是秦朗一个人搞出来的,然后大魏就这么平白无故拿过去,里面有一份收益实属正常。

而且隆庆觉得这个自己应该能够争取得来,就是魏皇会很容易接受这个观点,会倾向于赞同给秦朗专利。

秦朗见到隆庆意动,趁热打铁说道“如果我输了,南阳的特产太子殿下可以挑一种生产工艺拿去。”

隆庆顿时意动了。

南阳的特产工艺,样样都是精品,能得到任意一样,这赌约都不亏。

“好!

我赌了!

不过专利一事,我不敢打保票,只能说尽力而为。”

隆庆虽然有八成的把握,但还是不敢说死。

秦朗也不计较那么多,只要隆庆认账就行。于是提起笔,刷刷刷写下了赌约。

魏国的农耕,以秦朗的眼光看来,类似于先秦,还处于十分落后的水平。这些乡里种植的大多是黍,类似黄米,或者是稻,就是大米。

但是这两种作物的产量都不高,在秦朗的印象中,在施加化肥、杂交制作良种的前提下,北方种植的小麦,亩产一千多斤,而南方种植的稻米,亩产两千多斤。

现在魏国旱田里还没有普遍种粟和麦,黍是一种类似糜子的作物,产量不高,是百姓们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

柳怀乡约有三十来户,每户约有几十亩地,每亩种黍时得粮两石,折算过来,大概16o多斤。这些粮并不多,所以县令曾平把各乡都改成了水田,然后种稻。

种稻之后,每亩得粮三石,折算过来,大概25o斤左右。

全乡加起来,差不多五千多石,这个产量在魏国已经很高了。

但是秦朗表示这还不够看,在化肥、农药和良种的三重加持下,现代水稻已经达到了亩产2ooo多斤,是柳怀乡的十倍。

因为稻种还比较落后,再加上农药也没有,全靠人工除虫,三重加持只剩下化肥一重,所以秦朗很保守给了个三倍的数字。

就这已经让这些人纷纷表示不信了,为此还跟秦朗签了赌约。

现在双份赌约在手,秦朗心情十分不错,干起活来也格外有劲。

“那个谁,去拆些砖来,就在这里盖窑,让你们见识见识火焰之力。”

现代工业很大程度上是烧出来的,什么东西都烧,烧来烧去就烧出了甲乙丙丁……

然后甲乙丙丁又制成了aBcd,最后变成了万花筒一样的花花世界。

冶铁在此时已经很普遍了,甚至有钢,所以盖窑什么的对于这些农人来说并不陌生。许多村落就是靠着这些手工作坊一点一点展成小镇,再变成大城的。

到了日薄西山之时,一座长筒形的窑就盖好了,因为搭建出来是临时制肥用的,所以很简陋,考虑到后期还要拆除重建,所以连砂泥也放得不多,草草而成。

接着就把煤石一筐接一筐的运到窑里,然后覆土、封窑。在煤窑的上面,只留有唯一的一个烟囱。

秦朗对隆庆说道“这座窑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煤石石炼成焦,而在炼焦的过程中,会冒出许多浓烟。肥料就在这些烟里边。”

隆庆如听天书,新鲜之余未免疑惑“可是……这烟轻飘飘的,被风一吹就散,又能制出多少肥料来?”

“再说,这些烟只要一点燃就会消散掉,又该如何收集呢?”

喜欢从县令到帝师请大家收藏从县令到帝师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