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博士考察 (第1页)

作者:笑君侯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接下来两天时间是周末,叶云峰在公司总部与张烨一起接待了来自都与魔都的三位博士,他们分别是庞祥武、余毅、赵剑锋,都是与汪文权关系非常好的同学、朋友。

三位博士也都有自己的研究团队,有的在国企工作,有的在大学任教,有的创建了自己的私人研究中心。

但是,如今这个年代,大夏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包括各大企业对科技成果的运用尤其是研根本不太重视。

因此,庞祥武、余毅、赵剑锋三位博士的团队目前都限入了比较艰难的境地,又被汪文权描述的华峰科技公司的科研氛围吸引。

当然,汪文权选择的这三位博士,并不仅仅是因为关系好,更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方向,与华峰电子科技公司的未来展方向一致。

也就是说,汪文权是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引进这三位博士的科研团队,对公司的未来展有利,才会去联系他们,并且介绍给叶云峰。

“感觉欢迎三位博士前来我们公司考察,我们先去参观一下公司的研究中心吧。”

叶云峰的姿态放得很低,带着张烨与汪文权、周国宁亲自在公司大门口迎接他们。

“您就是老汪所说的叶总,果然是年轻有为呀。昨天你们公司的华峰手机面世,我专门去你们的旗舰店看过,简直是人山人海,场面太火爆了。”

庞祥武博士笑着说。

“我是晚上下班后过路的时候去看了一下,已经晚上八点钟了,你们的旗舰店外还排着长队,非常热闹,可见你们的手机很受欢迎呀。”

余毅博士点头道。

“你们看,我已经去购买了一部华峰手机,与之前用的罗拉大哥大相比,简直不要太方便了,随便放在口袋里面就行,而且功能更齐备,通话的音质,播放音乐的音效都非常不错。”

赵剑锋博士直接拿出了一部黑色的奢侈款华峰手机说。

“感谢三位博士对我们华峰手机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是民族企业,是第一款国产手机,必须保证产品质量过硬,对得起第一款国产手机的称号。

不过,如果有几位博士的团队加盟公司的话,我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可以研出功能更多,体积更小,使用更方便的新一代华峰手机。”

叶云峰笑着说道。

随后,三位博士与他们带来的几个团队代表研究人员一起,参观了华峰公司的研中心,那是整整一幢五层的大楼。

整个研中心守卫森严,云盾安保公司专门安排了一支五十人的安保队伍负责这幢大楼的安保工作,由彭松当年带的一个特种退伍队长负责。

“我们的研中心大楼共有一百五十多个办公室,有八十多个研究室,有六十多个各类检测室,可以同时容纳一百八十多个项目组开展研工作。

只不过,目前我们仅仅只有七百多研究人员,还有大量的办公室、研究室空闲着,而叶总的目标是在未来打造万人规模的研究团队。”

周国宁给三位博士等人介绍研大楼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有一百二十多个,只不过严重缺乏专业的研究人员,有些项目仅仅只是先立了项,有些项目仅仅只有两三个研究人员。

老庞、老余、老赵,咱们都是这么多年的同学、朋友,我也知道你们的理想与志向,而我们公司正好能够挥你们的长处,所以我才会邀请你们过来。

从我们公司对研工作的重视,对研究人员的待遇和高额奖励,可以看出叶总对科研创新工作以及专业人才的态度。

俗话说,千里马好,还需要欣赏的伯乐,而你们是千里马,我们叶总就是那个慧眼识珠的伯乐,希望你们认真考虑,欢迎你们加入华峰。”

汪文权则直接表明意图。

“庞博士、余博士、赵博士,刚刚汪博士对我们华峰公司的研中心各个项目都进行了简单介绍,而其中许多项目都是你们所擅长的,如果你们能够加入,对公司来说绝对是巨大的助力。

在此呢,我代表公司向几位表态,你们三人的待遇可以参照汪博士执行,你们都可以兼任研中心副主任职务,各自负责一个领域的所有项目组。

同时,你们手下的研究团队如果愿意一起过来,他们也会继续在你们手下工作,他们的待遇也会参照我们其他研究人员执行。

除公司除了会解决研究人员在住房、孩子读书、家属就业方面的后顾之忧,还会有成果奖励与专利奖励,以及未来的股份奖励。”

叶云峰最后总结说,他看得出来,三位博士的穿着都比较普通,属于那种真正的知识分子,而他们在参观研中心后,目光里流露出来的向往光芒,代表着他们的心声。

当然,这对于三人以及他们手下的研究团队来说,将会是人生的大事,叶云峰并没有让他们马上答复,而是让他们回去与团队商量后再说。

公司对他们进行了高规格地接待,无论是用餐还是住宿条件都非常好,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受尊重的滋味,也体会到高档生活的感受。

“老师,我觉得华峰公司是目前我们大夏国内最为开明的民族企业,叶总虽然年龄比我还小,但是大局观很强,对科研工作的重视不只是说说而已,值得我们的团队加入。”

回到酒店后,庞祥武带着的两个手下,其实也是他带的研究生,纷纷过来与他交换意见,其中一人非常激动地说。

“是呀,老师,华峰公司投入给每个项目组的研经费,几乎就相当于咱们整个团队的研究经费,还有对研究人员和家属的待遇,在目前来说恐怕是国内仅有的,再没有第二家公司能够给出这样的条件了。”

另一个学生也附和说。

“我也知道这些,只是对研成果全部归公司这一点有些犹豫,毕竟是我们花费心血研出来的成果,最终却不属于我们,所以心里稍微有一些想法。”

庞祥武感叹地说。

“老师,你这样想吧,华峰公司愿意投入高额的研经费,愿意给研究人员远全国水平的待遇,这些投入的成本,难道不该计算在内吗?”

一个学生劝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