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第1页)

作者:金宇澄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繁花开头写道陶陶说,长远不见,进来吃杯茶。沪生说,我有事体。陶陶说,进来嘛,进来看风景对话一来一去,一股熟悉的力量,忽然涌来。

话本的样式,一条旧辙,今日之轮滑落进去,仍旧顺达,新异。

放弃“心理层面的幽冥”

,口语铺陈,意气渐平,如何说,如何做,由一件事,带出另一件事,讲完张三,讲李四,以各自语气,行为,穿戴,划分各自环境,过各自生活。对话不分行,标点简单喧哗与骚动,文字也大块大块,如梦呓,如中式古本,读者自由断句,但中式叙事,习染不同,吃中国饭,面对是一张圆台,十多双筷子,一桌酒,人多且杂,一并在背景里流过去,注重调动,编织人物关系;西餐为狭长桌面,相对独立,中心聚焦其实繁花这一桌菜,已经免不了西式调味,然而中西之比,仍有人种,水土,价值观念的差异。

繁花感兴趣的是,当下的形态,与旧文本之间的夹层,会是什么。

西方认为,无名讲故事者,先于一切文学而存在,论及中国文学,“摆脱说书人的叙事方式”

,曾是一句好话;有论者说,中西共有的问题是当代书面语的波长,缺少“调性”

,如能到传统里寻找力量,瞬息间,就有“闪耀的韵致”

在一篇专访里,贝聿铭问记者,能否说上海话,贝聿铭说“说上海话好,因为我普通话说得不太灵,说上海话比较容易点,那讲上海话吧。”

接下来,贝聿铭想必是用“较容易点”

的母语“上海书面语”

,详谈了他的专业“世界建筑样式之变”

“米芾山水画之灵感”

“永恒建筑的意义”

在国民通晓北方语的今日,用繁花的内涵与样式,通融一种微弱的文字信息,会是怎样。

繁花长时期在一个语境里徘徊,也使部分读者,长久陷入这个氛围中。有一个朋友说,看书看报纸,“也用繁花的口气去读,真受不了。”

这是我没意识到的结果。我的初衷,是做一个位置极低的说书人,“宁繁毋略,宁下毋高”

,取悦我的读者旧时代每一位苏州说书先生,都极为注意听众反应,先生在台上说,现有人打呵欠,心不在焉,回到船舱,或小客栈菜油灯下,连夜要改。我老父亲说,这叫“改书”

。是否能这样说,作者的心里,也应有自己的读者群,真诚为他们服务,我心存敬畏。

我希望繁花带给读者的,是里的人生,也是语言的活力,虽我借助了陈旧故事与语言本身,但它们是新的,与其他方式不同。

我在中引了穆旦的诗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

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成形的黑暗是可怕的,那可能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

那窒息着我们的

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

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感谢为了繁花的出笼,给予热情帮助的朋友们。感谢你们。

金宇澄谨白

二〇一二年秋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