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末世重生女 > 第170章 肘腋

第170章 肘腋 (第2页)

因为少年有伤不便急驰,张丹和赵远的骑术也不咋样。三人就起了个大早,慢慢回到原来现少年的地方。

一等不来。二等不来。等来等去,还是没有人来。赵远就说“这样干等,没意思。我讲个故事如何”

少年没有反应。张丹道“最好讲个武侠的。”

赵远道“好。话说,在福建省福州府西门大街”

见少年露出疑惑的神色,便解释道“福建省,就相当于荆州、益州一样。福州府,就相当于南阳、汝南一样。故事嘛。地名都是瞎编的。”

少年人听了解释。笑着点了点头。

赵远接着道“在西门大街上,有一座宏伟的宅第。大门旁边,左右各有一座石坛。石坛中各自竖立一根两丈来高的旗杆。杆顶上飘扬着青旗。右旗上黄色丝线绣着一头张牙舞爪、神态威猛的雄狮。旗子随风招展。显得雄狮更奕奕若生。雄狮头顶还有一对黑丝线绣的蝙蝠展翅飞翔。左旗上绣着福威镖局四个黑字,银钩铁划,刚劲非凡。大宅朱漆大门,门上茶杯大小的铜钉闪闪光。门顶匾额写着福威镖局四个金漆大字,下面横书总号两个小字。”

少年问道“这镖局。是做什么营生的”

赵远解释道“镖局,就是保镖的。世道不太平,有货物,需要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又担心路上被土匪给抢了。就托给镖局押送。货物平安送到,就会有一笔酬资。”

见少年点头表示明白,赵远接着说故事“这一日。打镖局西侧门里冲出五骑马来。当先一匹马全身雪白,马勒脚蹬都是烂银打就。鞍上端坐一位锦衣少年。约莫十岁年纪,左肩上停着一头猎鹰,腰悬宝剑,背负长弓。泼喇喇纵马疾驰。”

很快,少年人就被故事吸引住了。

赵远迅调集心中的记忆,尽可能周全,尽可能仔细,尽可能绘生绘色。“林平之悲愤难当,提着长剑便冲出门去,站在那条血线的三步之外,朗声说道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那姓余的四川人,是我林平之杀的。跟旁人毫不相干。要报仇,尽管冲我林平之来好了。就算千刀万剐,我也死而无怨。你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杀害良善,算是甚么英雄好汉我林平之就在这里,有本事尽管来杀不敢现身便是无胆匪类,是乌龟王八羔子他越叫越大声,最后索性解开衣襟,袒露了胸膛,拍胸叫道堂堂男儿,死便死了,有种的便一刀砍过来呀为甚么连见我一面也不敢没胆子的狗崽子,小畜生

“咳咳,天色不早,嗓子都哑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少年人抬头一看天色,可不已经黄昏了。

赵远站起身来,道“我叫赵远、赵九立,她叫张丹、张赤日。相聚一日,也是有缘。今后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张丹也抱拳道“后会有期。”

然后两人走向马匹。

“哎”

少年人呆立了一阵,然后追了过来,道“这时候没来,我那朋友想必不会来了。让我跟着你们吧。等我伤病好了,我可以当你们的镖局。”

赵远心中狂喜,口中平常“上马吧。”

三人上马往前走。张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这个”

少年人有些迟疑。赵远道“不方便的话,就不用说了。只是为了今后叫你的时候方便,有必要为你起个名字。我想,你就叫小强吧。”

张丹立即道“不好、不好,小强太恶心了。还是叫旺财吧。”

赵远道“好,就叫旺财。你呢,有没有别的主意。”

少年人沉吟了一下,道“谢谢九立兄赤日姐,我就叫旺财好了。”

赶回暂时借住的人家,早已错过吃饭的时候了。在蔡琰的安排下,主人留了一点饭菜。三人吃了,早早就寝。

次日出之前,赵远对蔡邕说了少年人跟随同行之事。蔡邕只是表示知道了。

接下来,又是餐风饮露的旅程。过陈留未停,只是在中牟停了一日。张丹、赵远知道中牟县的县令应是陈宫。没有理由见面,也只好算了。

所行非止一日。直到六月初,才赶到了河东安邑。

一路上,赵远都在讲。好在书长,每日讲一点,这会儿,才讲到令狐冲华山面壁。

河东卫氏,始祖系汉明帝时期迁徙至河东郡安邑县的代郡人卫暠。如今已是家大业大,但还没有成为士族。卫氏真正的兴起,在三国后期。在卫暠的后人卫觊当上了曹魏的尚书之后。

卫府坐落在安邑县外十余里的一处山坡之上。整个建筑依山取势,高低错落。远远望去,但见雕梁画柱,飞檐走壁,一派富豪气象。

再行近些,只闻风送哭声,差参不齐,显然卫府生了什么事情。蔡琰立即挥了一鞭“驾”

推开虚掩的卫府大门,哭声顿时清晰。蔡邕等五人循声而进,过一个回廊,进到二进院落。见一群人围在一处,角落里三三两两躺坐着一些受伤的家丁,还有几个人在往来走动。

人群中有人觉,低声说了几句。然后一位稍微穿得体面一点的人走了过来,抱拳问道“请问诸位是”

“老夫蔡邕。”

这人立即跪倒在地“原来是老爷的至交,伯喈大人哪。伯喈大人可得为卫家做主呀”

“卫家生了什么事”

“因二村抢水之事,老爷惨遭后宫村杀害。少爷命在垂危,眼看就要不行了。”

“伯曦今在哪里,快带我去。”

“请跟我来。”

那人转头喝道“快去给夫人报信”

再回过头来,“伯喈大人请”

带着蔡邕等五人,从侧面绕了过去。

将至内院,卫夫人领着一大群丫环老妈迎了过来。又是一阵唏嘘。看到蔡琰,卫夫人叫了声“我的儿哪”

,拢了过去,抱头痛苦。

瞻仰了卫伯曦遗容,在临时搭就的灵堂上完了香,五人又转往卫宁的房间。

这边,有两名大夫沉吟思虑,还有几个下人忙来忙去。房屋中充斥着一股浓烈的药味。蔡邕上前看了看,见卫宁面如淡金,气色昏暗。摸了一下脉,似有若无,命在旦夕。蔡邕向两位大夫道了声辛苦,便退了出来。

卫府管家卫贵赶了过来,吩咐卸车、牵马,一阵忙活之后,将五人带到一处中庭饮茶,然后说出了事情的原委。q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