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大唐闲人徐淼尉迟宝琪 > 第二百八十三章 鸭梨山大

第二百八十三章 鸭梨山大 (第1页)

这一点可以说确实是他的错,因为徐淼当初给他献出治蝗之策的第一条,就是提前着令各州县官吏,组织人力对田野间的幼蝗进行大规模扑杀。

但是他因为各种考虑,却在命长孙找工匠雕版,印制徐淼的治蝗之策之前,把这一条却给删掉了。

如果当初他对这件事给予了更高的重视,提前一个月着令关中各州县官府,对当地的幼蝗进行扑杀的话,那么现如今的蝗灾即便是成灾,估计也不至于如此严重。

所以现在李二虽然随着徐淼的一番解释之后,对于天降惩罚于他的怀疑消除了,但是却还是对之前没有按照徐淼所言,提前下旨令各州县扑杀幼蝗的事情感到有些内疚。

而殿里的诸臣在听了徐淼的这番解释之后,也都顿时长长的松了口气,他们同样也有一些和李二同样的担忧,怕这次大蝗,确实是因为李二得位不正所致。

毕竟他们这帮人在当初的都或深或浅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和李二可以说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如果上苍真的是通过这种方式,降灾惩罚李二的话,那么他们也都是帮凶。

可是听了徐淼的一番解释之后,他们也顿时长长的松了口气,既然这不是上苍降罪于李二,那么也就自然而然不会降罪于他们了,这也就彻底消除了他们内心之中的那种恐惧。

接下来他们只需要考虑如何应对这场大蝗就是了,至于坊间的那些传言,只要他们能成功的把这场大蝗给度过去,那么自然而然那些居心不良之辈的阴谋也就不攻自破了。

但是一想到眼前的蝗灾,李二和朝中的这几个重臣就立即又蔫儿了下来,不管怎么说,他们都要先想办法把这场蝗灾给控制住再说,如果这场蝗灾不能有效的被压下去,那么说什么都没用。

关中此次受灾民众数量高达数百万之众,这么多张嘴,如果蝗灾过后填不饱他们的肚子,那么未来关中搞不好便会大乱。

如果关中大乱,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一些野心家也肯定会趁势而起,关中局势立即便会糜烂不堪,关中局势糜烂,整个大唐的局势便也会随之糜烂,到时候不用那些居心叵测之辈来拉李二,李二的这皇位都坐不稳了。

于是刚刚听了徐淼一席话,殿中轻松了一些的气氛,马上就又变得压抑了起来。

长孙无忌这个时候皱着眉头对徐淼问道:“徐淼,你对当下的蝗灾,当真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

这时候徐淼忽然间想起来从庄子入城途中,沿途的那些所见所闻,明明蝗群已经蔓延到了城外田间,可是他却没看到有几个乡民在田间驱赶扑杀蝗虫。m。

但是一路上见到了不少乡绅亦或是耆老在田间地头摆下香案,在香案上摆上了各种祭品,正带着无数的乡民,跪在香案前面,虔诚的祷告,乞求不存在的蝗神能饶恕他们的罪过,放他们一马。

既然连京师这里都是这种情况,那么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其它那些起了蝗灾的州县之中,这种情况肯定更加普遍。

古人的蒙昧让他们对于不了解的事物都怀有畏惧之心,在不明蝗灾起因的情况下,便将其视作天罚,而不敢轻易去伤害那些为祸的蝗虫。

就连李二这个皇帝和他手下的这些重臣,都对此心怀疑虑,就不要说那些大字不识的愚昧乡民百姓了。

所以他脑子里灵光一闪,忽然意识到其实他之前所献出的那篇治蝗之策,虽然李二和长孙雕版印制了不少,也派人送往了各州县。

但是这些生蝗灾的州县官吏们,肯定愚昧的蠢货也不在少数,对于朝廷下的治蝗之策,绝对是置之高阁,不敢轻易捕杀蝗虫。

即便是官吏们遵从圣令,愿意督促治下的乡民不杀蝗虫,下面乡里的乡绅耆老,估计也会对此大加阻止,令他的治蝗之策无法顺利推行下去。

当长孙无忌再次对徐淼问的时候,李二和其他重臣也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徐淼。

说起来也好笑,李二和在座的这帮家伙,都可谓是当下大唐的主宰者,年纪再轻也三十多岁了,像萧瑀更是已经五十多岁了。

但是这帮牛人们,这会儿却一个个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徐淼这个十几岁嘴上没毛的后生小子身上,一个个都眼巴巴的看着徐淼,巴望着徐淼能给他们出个主意,总比一群人这么大眼瞪小眼,呆坐在这里一整天,也拿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要强。

徐淼被这么一群大佬强势围观着,顿时感觉鸭梨山大,低头沉吟了一阵之后,总算是计上心来,眼睛开始亮,抬起头望向了李二他们。

李二看到徐淼抬头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神情似乎变得有些决绝,于是心中猛然一喜,感觉着徐淼肯定是想到了什么解决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