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出手 (第1页)

作者:明月不醉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赵文斌思前想后,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不能再在东南乳制品厂继续呆下去了。

他觉得自己颜面丢尽,窝囊透顶。

“唉!”

近些天,他常在心里叹气:全厂上下都知道自己和厂长的女儿谈恋爱,有的人马屁甚至拍到自己头上。厂长对自己更是寄予厚望。

如今她的可恶的女儿把这一切都搞糟了。

自从和厂长的女儿分手,他觉得全厂上下都在耻笑自己,好像自己是攀高枝没有攀上,高枝折断被摔下来的傻瓜。

厂长给得罪了,科长也整天耷拉着脸,本来就没有多大把握的前途断送了,再在这里做,除了丢人显眼,在同事面前彻底抬不起头,还能有什么。

他越想越窝火。

那种苦涩滋味,那种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的痛苦梦魇一般缠绕着赵文斌。

他不是一个很能折腾的人,可如今事情逼到这一步,他想到了调动工作。

一走了之,走为上策。

赵文斌很佩服杨军的大胆和灵活,也和杨军在前后脚告别了陈海涛的生意。

他想挣大钱,钱是生存的根基,但是就他自己目前处境和想法而言,脑海里断是不敢贸然钻出自己单挑做生意的念头。

他想到杨军,口袋里无分文,竟敢借两万块钱,他连想都没有想过。

调动工作对他来说是最好的选择。赵文斌做出了与他优柔的性格并不符重大决定。

当赵文斌提着行囊来到位于崇文区沙子口的新单位百科电子光学仪器厂时,他感到彻底解脱,终于摆脱了纠缠不清的千个万个烦恼。

他想,自己还年轻,一切从头开始并不晚。

新单位是一家生产电子显微镜、望远镜的国有企业。有了在陈海涛那里卖鞋的经验,赵文斌更乐于做销售。

他是在劳动人民文化宫里举办的招聘会上应聘来到百科厂销售科当销售代表。

侯科长告诉他,在电子光学仪器厂做销售,需要到全国各地跑业务。

赵文斌痛快地回答:“这有什么,趁着年轻多跑一些地方,长长见识挺好的。”

调动工作才一个星期,侯科长就给赵文斌安排了出差任务。

这天,就在杨军兄弟扛着行李下火车的同时,赵文斌坐上了去河南郑州的列车,郑州是第一站,还要绕到武汉、长沙、广州、福州、上海、青岛。

此行他和销售科的同事要周游大半个中国,为厂子制定明年销售计划提前跑客户、签协议。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先下手为强。

在东南乳制品厂禁锢了大半年之后,这种商务旅行在赵文斌看来是十分惬意的美差。

杨小刃整天盯在斯瑞特二楼的柜台卖皮鞋。绞尽脑汁也拉拢不到多少买家,本来嘛,上二楼逛的顾客远不及楼下多,销售压力也大,十分苦恼。

杨军兄弟俩仔细观察,生生想出个办法。

他们的设想是,联合二层十几户摊主,将价格普遍下降,最高标价仅仅35元,再在一层商场显著位置打引流广告。

促成这件事并不容易,他们一户一户做工作。

一些在这里时间久的人储备了不少老客户,已经不愁吃喝,不愿意降价,另一些人直接明说,你们才来就要出风头、坏规矩,也不愿意。

更有一些人上下打量他们,一脸不屑一顾,理都不理。兄弟俩坚持着,一次不行又去找人,直到人家不耐烦,勉强同意。

5天后,征得八九户同意后,他们又一起去找商场负责人,在进门旁制作竖立巨幅招牌,“二楼惊喜多多。质优款多价廉,35元封顶。”

不到几天,二楼的人就与一楼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