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妖人造神 (第1页)

作者:一口凉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范雎、白起一文一武,秦国石柱,都被神弩“射中”

受害。

而受益者中,除廉颇外,便是野王守将——华阳君冯亭。

冯亭因献上党郡于赵,有功,被赵王封华阳君,与廉颇同守上党郡。

野王一战防守他亲自上场,仗着楚弩神弓之利锐,继马服君赵奢之后,第二位成功大败秦国的将领。

又诛有秦国大将桓龁,风头直接盖过了已经死去多年的马服君赵奢。

然则冯亭却面无喜色。

他献上党,是赵王纵容的“私行”

,但是却也算是背主。

赵王招他入赵为将,他不愿意背上背主之名,身份依然是韩将。

但是华阳君爵位封号是赵国的。

奉命守上党是赵王下的令。

韩将却受命于赵国。

如今立下天大的功劳,扬的是赵将之威。

你让冯亭这个韩将情何以堪?

韩将赵命,如此尴尬的身份让冯亭声望越高,被讥笑之声越大。

战国各国封别国文臣武将爵位是常有的事情。

比如魏国就有平原君赵胜的封地。

以本国的身份,去别国受命任职也是常有的。

比如齐国安平君田单,恢复齐国之后,又为赵相。

赵国用三个大城市加上一些小村城镇共五十七个送给齐国换来田单,田单为赵国攻下燕国三座小城。

田单做赵国丞相两年,又回到齐国。

这种错综复杂的将领文臣各国之间游走任职,其实国籍已经非常淡化了。

这就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后,华夏文明传承、文化和谐融合的雏形缩影,后世称为:和合文化。

冯亭献上党郡被赵王封华阳君,也是理所当然。

世人容忍,却也会讥笑“背主”

其中骂得最狠的便是马服子赵括。

其父马服君赵奢的光环削弱,马服子赵括人在邯郸坐,祸从上党来。

一个背主之奴,竟然堪比马服君!

生性高傲的赵括如何能忍?

便屡次上谏赵王,欲要出征,重振家威。

赵孝成王自野王一战胜利,自是欢喜兴奋,并不理会赵括。

赵括与廉颇不和,赵人皆知。

此时再让赵括去上党给赵国“战神”

廉颇添堵,再是昏庸的君王,也不至于犯傻到这个地步。

廉颇历史上从未有过世人称其为“战神”

的称号,而是一句话“起翦颇牧,用军最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