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楚四书 (第1页)

作者:一口凉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楚历元年五月三十日。

楚王熊完亲政二十五天。

楚国官制改革,从伊始文武百官无所适从,到如今顺其自然,三省六部开始慢慢显现威力。

这过程之中,逃逸楚国的弃官者不计其数,熊完都一一放行。

也有一些老贵族受爵者,因为爵位改革,爵位权力压缩过于狠厉,忍不住跳出来反对者,熊完也让项燕出手,有一个送一个去见了景鲤等人。

项燕从楚宫兵变到现在杀人如麻,已经开始慢慢蜕变,性格开始沉稳下来,慢慢有名将风采。

楚国老贵族只得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最终也没有人能推翻这个爵位新制度。

老贵族家中的奴隶也慢慢被解放。

奴隶登记新楚民身份,竟然二百万之众。

楚民原先登记在册,只有千万人口,却想不到在册之外,竟然还有楚民五分之一的编外国民。

这些奴隶登记之时,被分散安排到楚国各地,开垦荒野。

工部尚书李昱创造曲辕犁,也纷纷赠送新楚民。

新楚民形成村落,户部则想办法运送耕牛过去,每村保证至少有三头耕牛,各家各户轮流使用耕牛。

耕牛不足时,新楚民甚至三五人成群,自用人力拉曲辕犁耕耘。

新楚民过度口粮,则是就近调动周边粮仓,会一起排到下次耕田收获之时。

这其中猗顿氏家族出力颇多,破财千万不止。

新楚民从最初的慌恐无所适从,到现在对新楚王膜拜,誓死为新楚王而战。

楚王又有新令:待到楚历元年秋收后,将要举行楚国第一次科举考试。

而科举考试,往后将会每年举办一次。

今年科举只要是识字者,皆可参与。

因为战国时代,识字者,千人不出一人,所以今年科举并不繁重,反而很轻松安排。

所以熊完这才没有设置门槛。

而且熊完下令:但凡识字者,哪怕考不上,也可为吏,助理当地楚官管理当地政务,待到明年可继续参考。

今年因为是次科举,所考内容并无精细划分,都是明科考试。

其中《楚律》——楚国律法、《数》——数学算术、《楚史》、楚国时政,这四样最为重要。

其他什么诗经、书、礼、易、楚辞等,只是涉及,并不深考。

楚民识字之人,无不欢欣鼓舞,摩拳擦掌,准备科考。

这其中必定是有无数的舞弊与不公之事生。

但是熊完根本不在乎。

毕竟还是竹简的时代,读一本书籍就要搬到累,你期待能出什么样的大才?

若不是李昱造纸开坊成功,熊完都不敢今年开科考试。

这次科举,只有一个目的:把识字的人,都给本王找出来!

楚国人才缺乏,加上楚三户倒塌,老贵族怨气不配合管理政务,更是空缺无数官位与吏使,已经严重影响本王多子多福的进程了!

因此熊完还另外有奖赏:凡参加科举者,皆赠送《元年版楚辞》、《元年版楚律》、《元年版楚史》、《元年版千字文》。

《元年版楚辞》是宋玉主编,屈原幼女——女嬃整修而成,元年版楚辞仅仅包含屈原的所有着作。

其他辞赋家的作品将会于楚历二年版出现。

每年都会整理优秀楚辞,收纳,熊完这是激励天下文人来楚仕官的手段。

《元年版楚律》延用的是楚国现今旧律法,这是要让楚民遵纪守法,等熊完把楚国国政弄得稳固,改革性的楚律绝对是要新编出来的。

但是律法包括方方面面,包罗万象,绝非一朝一夕可完成的。

熊完打算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等楚历《二年版楚律》出版之时,慢慢修改律法,达到潜移默化的律法改革。

这是国法普及的手段之一。

《元年版楚史》是楚国八百年的展完整史,一直写到楚顷襄王为止。

这本楚史,是完完整整的楚史。

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焚书坑儒”

,烧尽天下各国历史,以至于无数国家完完整整的历史被烧在烟灰之中,楚国历史也被烧得七七八八,以至于后世对楚国考究不多,空有楚国之名,而无楚国正史,后世人都只能通过考古得到“极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