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盛长林的小安排 (第2页)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不是以前的中原四大家族,就是八武勋之类的,这些都是穷文富武的那种,且人家富武的同时,还真不穷文,家里人读书科举的,不在少数呢。

像宁远侯顾家,小郑将军家,忠勤伯爵府袁家,永昌伯爵府梁家等等,都是立国之初的家族,有那么点儿,兵鲁子的意思。

但历经沧桑磨难,他们都掌握着不错的资源,底蕴慢慢积攒,且借助联姻,不断完善家族祖训,也能从新贵变成老牌勋贵。

真正没底蕴的是,狄公那样的,不是说你不够好,是你突然异军突起,表现的实在太好,打压你的人,如浪涛一般。

比如韩琦大相公,在狄公坐上枢密使之位的时候,一口一个贼配军的叫着,且说了一句,“东华门唱名的,才是好男儿”

,直接让文官集团,将狄公给“请”

出朝堂了。

皇帝陛下那时能做什么?他只能本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原则,且委屈一下武将吧,再出色,又能怎样?

所以,此时此刻的朝堂,各方派系,暗潮汹涌,不给官家找麻烦的大宋官员,那称不上是“好”

官员。

其实,这一切的导火索,是韩琦大相公,与六姐夫顾廷烨这厮,“合伙”

骗了太后大娘娘曹丹姝手中的皇帝宝玺,没办法,密阁与皇城司用得再顺手,各州府明面上,还得看正式的中枢下达的文书才行。

每次皇城司与密阁的人,用一句密旨,就揭过去了,有些不像话,更何况,有些州府的官员,不买密旨的账,可不就得频繁的用到皇帝宝玺嘛!

太后大娘娘曹丹姝,在懿安殿骂了韩琦大相公,又想打六姐夫顾廷烨这厮一顿板子,结果是,韩琦大相公与太后大娘娘曹丹姝,忆当年,吃醉了酒,有些失态,各自失仪。顾廷烨这厮倒是个乖巧的,赤着上半身,一身的“男子汉的勋章”

太后大娘娘曹丹姝惜才,也想到顾廷烨这厮,小时候虽淘气,长大了救过先帝赵祯与自己的性命,哭一鼻子吧,吼上一场呗,据说“廉价”

的侯爵制式的,大玉川先生的茶盏,又有一批更换,那噼里啪啦的,摔了个过瘾。

可针对六姐夫顾廷烨这厮的,一批新的弹劾攻讦开始了,因为皇帝陛下赵宗全,这次手握宝玺,且韩琦大相公与太后大娘娘曹丹姝,不想提及吃醉酒的事,一个可怜的倒霉蛋,遭了殃,谏院齐衡,当其冲,被贬谪了。

盛长林在小梅园的勤怡居,听到这些,嘿嘿傻笑道:“齐衡这人,有病,且病得不清,这档口,还以为是上次呢?

嘿嘿,六姐姐明兰有了身孕,估计齐衡这是嫉妒了,那就跟他家申大娘子,生孩子去吧,瞧瞧给平宁郡主,这位老母亲急得,本来我还想用锦南州经略府,给齐国公找点儿活干呢,这下不行了。”

妻子张桂芬挺着肚子,坐在盛长林身边,一脸震惊,她微皱眉头,苹果肌透着光晕,大酒窝深陷,苦笑道:“你这是看热闹,不怕事大呀?你以前就这样吗?平宁郡主和齐衡,就那么让你讨厌?真猜不透你!”

盛长林摩挲妻子张桂芬的玉手,玩儿着手心手背,数手指的小把戏,他人中拉长,抿嘴憋笑道:“哪有,齐衡找麻烦,也不看看时局,不瞧瞧朝堂动向,愣头青一般,直接闯,那就给自己找不自在了嘛。

不过嘛,他这贬谪,暂时的,等朝堂再次深陷‘濮义之争’其中,他还得回到朝堂的。

就当是个历练,他都没被外放,再回朝堂时,还会升官呢,先吃小亏,再占大便宜,这世家勋贵子弟,就是好,同样的事,放在别家人身上,那不死也得脱层皮。

放心吧,官家得让其他事,入了朝堂各位大相公和各部官员的眼,还有的吵呢。先帝在位时,一个宗室子入嗣为继,好像吵了许多年,当今官家,如果,想顺利通过老牌勋贵们这一关,还且得折腾一番呢。

不信你就瞧着吧,月余之内,可能旬日吧,朝堂定会收到各州府,水旱蝗灾的奏报,或者是各地流寇,烽烟四起之事,再不就是茶引盐务,得经历一番彻查之类。

不过嘛,这些都是小题大做,适当转移话题罢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鱼翔大海,浪必拍之。大娘子不让自家官人,美美的亲上一口,必被荔枝耻笑之!”

说着,盛长林亲了妻子张桂芬的大酒窝一口。

正好赶来的荔枝,在门口捂眼睛,加跳脚的,嘴里喊着什么也没看见,可让众多女使侍女丫鬟婆子们,都看向这边,让张桂芬羞红了脸,不断拍打盛长林,夫妻二人加荔枝,这顿笑啊!

当晚,澄园,嘉禧居,顾廷烨这厮,恍恍荡荡的来到六姐姐盛明兰身边,先是一番询问,透着关心,并且告知,顾廷烨的奶娘常嬷嬷,要来澄园坐镇,妻子有了身孕,得有心腹且得力之人在此,否则顾家那边,一定闹猫。

抱着山东狮子猫的蓉姐儿表示,也希望常嬷嬷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六姐姐盛明兰感觉心安不少。

――

回马枪:

文炎敬:最近这钱财,拿在手里心慌啊!

盛长枫:不是有登记造册嘛,怕什么,官家都同意的,这属于皇权特许!

袁文绍:就是,反正只要我们多刮辽国一层,日后就省下不少事,再说了,有小七呢!

小郑将军:各位如果嫌钱财烫手,我家有地窖,都送我这来!

齐国公:他们这些年轻人,喝酒咋不叫我呢?透着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