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清秋醉 > 第九十一章 声东击西中

第九十一章 声东击西中 (第1页)

作者:思夏言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整个书阁瞬间被划分为两个阵营,一方是从军事战略战术上反复推演排兵布阵的萧念与燕云易等人,事关各自麾下士兵如何调派与互相配合,二人分毫不相让。

另一方,则是沈亦清混杂其中的一群账房,珠算声音噼里啪啦,可沈亦清所在的位置却格外安静,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好一阵之后,她总算凭着记忆将原本在极乐楼里得空编出来的账目分析又基本复写了一遍。虽说的确还是有不少数字记不起来了,但是最为关键的一些异常值却因为印象过于深刻,被她一概细致地描述出来。

其中包括几笔大额款项的转移,还有之前有心提醒燕云易军中可能存在细作的线索。

沈亦清见僻远的小角落里正好放着衣架,便着人帮手一起推到众人面前。她将方才在短时间内凭借记忆默写下的数字图例一一用木夹固定在衣架上。

只听见她胸有成竹地朗声开口道:“诸位都是经验丰富的账房先生,相信算数难不倒大家。只不过,大家应该也都现了一个问题,要从这些数目里挑出可能存在问题的科目,就像是大海捞针。我这里列示的,是资金提供方的账目分析数据和图表。我希望大家帮我一个忙,在各自所分配的账本上重点关注这些数据,不管是单笔还是多笔加总。按图索骥,希望能尽快找出来一些线索。”

那些人互相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大都没人想着要怎么按照沈亦清的主意把事情给做了,反而疑心这个姑娘是什么人,能不能做主,到底要不要按照她说的行事。

事实往往都是这样,不是受到外界限制,反倒是耽于内部的消耗与犹疑。

显然,他们望向燕云易的视线不会收到任何的答复。他从未赞成沈亦清的决定,此时的反应也再次印证了这一点。而他的无视又会传递到那些按照吩咐办事之人身上,一时间无人对沈亦清的安排做出回应。

恰在此时,有个藏于人群之中的青年男子开口道:“没问题,一切依照您的吩咐行事。”

众人的双眼直刷刷地望向这个衣着低调但是明显周身贵气的少年男子,有几个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很快大家就现这是个素未谋面的生面孔。

沈亦清却很快认出来,其人是宋国公府的嫡长孙宋致,他们曾经在荣远侯府有过一面之缘。他虽然看起来年纪不大,但是见解独到,颇有些英才风范。只是没想到,会在这个地方见到他。

宋致并未理会其他,说完之后就率先在众人目光的洗礼下走到那一张张陈列的文稿面前,一目十行地将这些文字和数字都记了下来。没人会相信这么短的时间他就能记住全部内容,可是瞧着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丝毫不差地将这些看上去繁琐的信息全部誊写下来,再不敢轻视其人的本领。

沈亦清有些好奇地走到他面前:“这些符号,你都能读得懂?”

没想到宋致只是轻轻摇摇头,一边笔耕不辍地往下写,一边说道:“不认识,但是你一定会逐一解释的,我又何必多此一问。”

亲眼见到这种记忆群的能力,沈亦清还是不免在心中惊叹了一番。不过眼前借此机会,更重要的是调动其余众人的积极性。很显然,宋致是有心帮她这个忙,沈亦清不能浪费这个机会。

沈亦清道:“如果大家觉得自己也拥有这个能力,或者比这位公子的实力更突出,那么大可以像现在这样不慌不忙地等下去。否则,我奉劝大家争取时间。有一点我需要明确给大家强调,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次账目核查,而是争分夺秒的战役。大家都是有儿有女的人,如果这次因为我们的过失误判,致使北境这些匪人有机可乘,最终连累的只会是自己的家人。言尽于此,如果不想跟着我的指令做事,大门敞开在那里,随时可以走。”

说完,她有意后退了一步,面露毫不在意的神情。其实心里不免忐忑起来,她粗略估算过,少了他们之中的任意一个人,估计都很难在短时间能逐条看完小山那么高的账簿。

好在沈亦清的言辞多多少少挥了一些作用,虽说并不知道最终大家是出于怎样的原因留下来,但是结果总归是好的。只见各人依次站起身来,手上紧握着纸笔,兀自对着那个架子上晾出来的文稿抄写起来。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全场鸦雀无声,除了毛笔“唰唰”

的响动,听不见其他声音。

见状,沈亦清总算是心存侥幸地吁了一口气。

很快,这个书阁中的每一个人都陷入自己的极限专注状态,各司其职地忙碌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拨阵营时而互相严肃地交流,时而就共同想到的一个点展开激烈的讨论。没有人注意到饥饿、口渴之类的生理需求,更没有人意识到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深夜时分。

燕云易与萧念等人的争论算是终于接近尾声,总算是在互不相让的前提之下,商讨出一个各退一步的这种办法。目前的前锋必争之地,是由北境通往忻州城的要塞关卡——淄邑。

这里看似固若金汤,却是忻州四面防守之中,相对更为薄弱的地方。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他们对于这场战事的很多预判都有截然不同的见解,但是维度在攻城路线上,观点一致地认定是“淄邑”

这个地方。

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沈亦清等人也经过了较长时间的通力合作,终于理清楚了这段时间忻州城所有重点需要关注的账目往来清单。

此时,沈亦清着人摊开一张忻州城所处疆域板块的全景图,手持沾了朱砂的描红细笔,对应他们每一个人所负责商铺的贸易往来,标记那些辎重货物运送的实际地点。

“我这里是万安。”

“我这里也是万安。”

“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