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洛阳行贿 (第2页)

作者:天侑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赵飞连忙通知这里据点的负责人,让他传递消息给叶风和叶雨,务必要确定清楚华佗的行踪。

事情一切就绪,就只要等待上官云澈在洛阳的办事结果了。

周易读完了,赵飞接下来开始通读礼记。

礼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编辑的,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只是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了;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也是后世见到的《礼记》。

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se,而到了这东汉末年,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se的注解。

郑玄的名声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大的,他遍注了所有的儒家典籍,集经学大成,自创郑学,受世人推崇。

后世比较有名的例如水镜先生,庞德公之类的,在这时候的名气看来,不及郑玄之万一。

也是因为郑玄的注解,才使得小戴礼记从一个著作变为经典,及至后来成为了士者必读的书籍。

赵飞在系统里读的是完整的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如果他全部读懂了,ri后未尝不可和郑玄高谈阔论一番,只要得到郑玄只言片语的看重,那他的名气也会大很多。

郑玄有很多弟子,不过很多都是隐居不出仕,专心攻读经文,其中最有名的有三人,崔琰,国渊和孙乾。

郑玄的弟子很多都是寒门子弟,和赵飞的理念是十分符合的,如果他获得了郑玄的认同,那至少以后在文官方面,是不会缺乏治理地方的人才了。

在练武方面,赵飞则是向张辽请教了河北枪法。

陈到的百鸟朝凤枪传自童渊,没有童渊的同意,陈到也不敢私自传授给赵飞。

张辽的燕赵豪诀就不一样了,这燕赵豪诀在河北之地流传很广,虽然普通的升斗小民是无法得到的,但是在高层世家大族之间,还是很常见的,并不是什么私人法诀,把河北枪法讲解给赵飞听,并不会有什么顾忌。

赵飞要到九阶才可以学习自己的燎原枪法,短时间内是不行了,就开始练习这个河北枪法,要比普通的三式基础枪法难得多。

赵飞主要的事情都有了确定的计划,在他按部就班的进行的时候,上官云澈和陈到,已经抵达了洛阳。

上官云澈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吏,但是对于阿谀奉承,人情世故,是非常懂得。

随行的两百士卒都留在了洛阳城外,陈到驾驶着马车,和上官云澈一起进城。

找了个客栈,清洗一番,换了干净的衣裳后,两人带着礼物,就开始登门拜访十常侍了。

十常侍虽然是宦官,但是极为受宠,在皇宫外也有自己的府邸。

十常侍虽然在这洛阳是耀武扬威,不可一世,但他们也都是聪明人,知道这看似权势滔天,实际上一点根基也没有。

此时清流之气很重,许多人都是辞官归隐,而留下来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不可能去走十常侍的门路,玷污自身的名声。

如今赵飞主动来送礼投靠,虽然只是小小一个县长,但是礼物送的很重。

王祥作为太原王家子弟,又是张掖郡太守,珍藏起来的西域七宝,显然也是很入十常侍的法眼的。

上官云澈只是一个小县吏,自然不会有十常侍亲自来接见,都是见了管家,放下了礼物,说了赵飞想去江东当一个郡守的请求,不等回复,就离开了。

当然其中给管家的礼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赵飞很知趣,提的要求也不高,江东的荒凉和西凉差不多,而且也有山越蛮族叛乱,也没有多少官员愿意到这里来。

十常侍是以张让为,送给张让的礼物也是最贵重的。

张让从皇宫里回来,听了管家的禀报,看看赵飞送上来的礼物,心里倒也是很满意。

倒是个有野心的人啊,张让心里呵呵一笑,以前倒是没有注意过,还有赵飞这么个人物。

赵飞被张让给记在了心里,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了。

怎么说呢?只能说赵飞为了万无一失,这礼物送的有些过了。

本身就有军功了,有了周家的说辞,去江东当一个郡守,是有三四成的成功xing,最有可能的还是留在西凉做张掖郡的郡守。

现在送了这么重的礼物给十常侍,也不求多么大的事情,就是要去江东而已。

张让查了一下赵飞的背景,只是一个平民,过去一片空白,没有家世,这么多钱财是哪里来的,显然是很可疑的。

“有野心就好,求到咱家门下,看来在世家大族是没有什么门路了,这样也好,就帮他一下,在外面布下一个棋子,”

张让心中暗暗地打算着。

至于礼物,张让在皇宫里也看多了,并不是太在意,他在意的只是送礼物的人,心有多真,诚意有多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