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小说网>智慧解码:史籍中的智慧故事 > 第52章 黄钟 宇宙韵律与精神保留

第52章 黄钟 宇宙韵律与精神保留 (第1页)

154、《黄钟》:宇宙韵律与精神保留

《黄钟》曰:以下生的音律,倍数为实,三次分割。以上生的音律,四次分割,三次分割。最高的九等音律是商,八等是羽,七等是角,六等是宫,五等是徵,九等重复。将一和九分割为三份作为基准。按照基准,每增加一寸,就得到一个音律。总共得到九寸,这就是黄钟的音律。所以说音乐的起点是宫,终点是角;数学的起点是一,终点是十,完成于三;气的起点是冬至,循环再生。

精神起源于无,形体成于有,形体然后有数,形体再成声音,所以说精神引导气,气形塑体。形体的原则是相似的物类可以相互类比。有的尚未形成也未能归类,有的形态相同也属于同一类,有类别也能被辨认。圣人明白天地的区别,所以从有到无,以细微如气,微妙如声音。但圣人能因精神而保留形体,即使最完美也必须显现情感,核心华美的道理就是明确的。不是有着高尚的心灵和机智才能保留天地的精神并形成情感。精神是物质所接受却无法知晓其来去的,所以圣人怀着敬畏之心却希望保留它。只有渴望保留的人,才能使精神得以保存。因为希望保留它,精神也会存在。那些渴望保留它的人,因此是最尊贵的

《黄钟》带给人深思的是音乐、数学和气的起源和循环再生的理念。作者通过解析黄钟的音律来揭示音乐的起点和终点,从宫到角,数学的起点和终点,从一到十,及气的起始和循环再生的过程。音乐、数学和气息作为抽象的概念,被作者巧妙地结合,呼应了宇宙间各种事物的联系和循环。同时在精神、形体和情感的关系上,作者表达了只有保留精神的愿望和敬畏之心,才能使精神得以保存,并且这样的人是最尊贵的。

155、顺应自然秩序,万象归序

在古时候,孟春时节,冰泉融化,百草萌,鸟兽活跃。万物按照季节循环,从东方生长,顺应四时,最终到冬分时歇。每天鸡鸣三声,最后一声响亮。一年分为十二个节气,最后一个是丑时。太阳和月亮的出没成了明暗的表现。明即孟,暗即幼,明暗代表雌雄。雌雄交替兴起,符合正统统治的顺序。太阳从西边落下,从东边升起;月亮从东边落下,从西边升起。正统不由天命主管,也不由人力主导,因此凡事易坏难成。

君王易姓受命时,必须慎重考虑初步的举措,改变历法,改变服饰颜色,推崇天元,顺应自身意愿。

太史公说:神农以前还好。黄帝始定星历,建立五行之说,探索一切事物的规律。于是天地间有神明和物种之差异,各有所职。人民因此能够有信仰,神明因此能够彰显德行。人民和神明各自从事不同的工作,恭敬而不亵渎,因此神明降福人民,人民以物品供养神明,灾祸不生,所求不缺乏。

少昚氏衰亡后,九黎失去德行,人民和神明混淆不清,不可任其泄,祸患接连而至,不可尽其痛苦之气。颛顼接受命令,任命南正重负责天命事务,任命火正黎负责人民事务,以使恢复过去的秩序,没有相互侵犯。此后,三苗部落继承了九黎的德行,导致两个官司都无人履职,闰馀的计算也出错,孟陬一片混乱,摄提司掌无纪律,历法错乱。尧继而重视黎民的后代,不忘记过去的传统,重新掌管起黎民之事,并设立羲和的职务。宜时正度,阴阳调和,风雨适时,气候繁茂,人民无疾病夭折。年老的舜皇传授戒律给文祖,说:“天命的历数掌握在你的身上。”

舜也以此命令禹。由此观之,君王所重视的正是这个。

夏朝以正月为正,殷朝以十二月为正,周朝以十一月为正。这是三个王朝的历法循环,到了穷困时期就要重新回归本初。天下有道时,不会失去纪序;没有道德时,正统历法不能行于诸侯国。

幽、厉之后,周朝衰微,侍臣掌权,历史无法记载时光,君王不宣布新朔,导致子民分散,或居住在中原地区,或居住在夷狄地区,因此祭祀乐福废弃不统一。周襄王二十六年闰三月,却不在春秋编年史中记载。先王所重视的是时节规律,开始时要稳重,中间时要正派,结束时要归邪顺正。开始时要稳重,则秩序不会出错;中间时要正派,则人民不会迷惑;结束时要归邪顺正,则事情不会偏离正道。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古代季节变化和历法规律,展示了大自然的循环和人类社会的秩序。文章中的描述生动而细腻,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季节更替和自然界的生机盎然。

先,文章以春天的到来为起点,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冰泉融化,百草萌,鸟兽活跃,展现了春季的繁荣和生命力。接着,通过描述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和明暗的变化,呈现了日月交替的自然规律。

而在人类社会中,君王易姓受命时的举措也十分重要。改变历法、服饰颜色,推崇天元,顺应自身意愿,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君王的决策和权力。

文章还从历史的角度出,阐述了神农以前和少昚氏之后的变化与影响。神农的建立星历和五行理论,以及人民和神明的关系,显示了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而少昚氏的衰落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秩序的破坏,只有通过颛顼重新建立秩序,才能使社会回归正常状态。

历法的重要性也在文章中得到强调。夏、殷、周三个王朝的历法循环和君王的宣布新朔都体现了历法在社会中的意义。正统的历法能够带来社会的秩序与稳定,而无道的时代则会导致历法不得行于诸侯国。

最后,读完这篇文章让人深刻感受到了自然规律与社会秩序的紧密联系。只有尊重自然、顺应时节,才能使社会有序而稳定。这也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要关注环境保护、推崇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价值观。

156、历法纷争,权力之变

后来的战国时期,国家争斗不止,只顾应对敌国的侵略和解决紧急问题,岂有心思顾及这些事情呢!

当时唯有邹衍,深谙五德衍变之理,通过广泛传播消息来显扬诸侯国的威望。但因秦国灭亡后,战乱频繁,高祖刚登基不久,还没有闲暇去顾及这些事情。不过,高祖也稍微推崇了五胜之说,自以为得到了水德的祥瑞,将黄河更名为「德水」,并将其置于十月,表色上为黑。然而,历经闰馀的调整,无法真正见证其真实性。

汉兴时,高祖说过「北畤待我而起」,也自以为得到了土德的祥瑞。虽然明习历法的张苍等人都认同这一说法。当时天下初定,国家正处于奠基之时,高后作为女主也没有过多的顾虑,所以继承了秦朝的历法服色。

直到孝文帝时,鲁国的公孙臣上书称「汉得到土德,应该更换元始,改正历,变更服色。当有瑞相显,瑞龙应该出现」。这件事下到丞相张苍那里,张苍作为学习律历的人,认为这并不正确,便将此事罢掉。之后黄龙的出现成为了一个纪年的标志,张苍因此自愿辞官,其有关论着也未能成书。而新垣平依靠占星术说了一些关于正历服色的事情,得宠之后动了起义,所以孝文帝废除了此事而不再去追问。

到了现今上位之时,特地请来方士唐都进行天文学划分;而巴落下闳根据运算转历,然后将日辰度数与夏历一致。于是改元,更换了官号,并封泰山。同时诏令御史官曰:「最近,有司称星度尚未确定,广延宣讨,以理清星度,尚未能够完善。据闻古时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验,确定清浊,划分五部,建立气物分数。然而这仅仅是初始阶段。书籍缺乏乐弛,朕非常痛心。朕只是未能按照明晰之法来统御日分,暂且依据水德的胜利来划定。今天顺应夏至,黄钟为宫,林钟为徵,太蔟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从此以后,气息又恢复正常,音律又变得清晰,名称也恢复正常变化,直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得以实行。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经验证,因此将以七年为太初元年。年号为『焉逢摄提格』,月名为『毕聚』。日得甲子,则夜间朔旦为冬至。」

这篇文章以战国时期历法的变迁为线索,展示了战国时期国家的纷乱和统一的努力。文章通过描述战乱频繁的战国时期,国家领导者因应战局,忽略了统一历法的重要性,只有邹衍深谙五德衍变之理,通过传播消息来维系各国的声望。然而,由于战乱频繁,国家未能真正关注历法的演变,直到汉朝的兴起才有所更改。

文章中还描绘了汉兴时期,以及孝文帝时期有关历法的争议。高祖自认为得到了土德和水德的祥瑞,但历法的改变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孝文帝时,有人上书建议改变历法,但被学习律历的张苍否定。之后,黄龙的出现成为了一个新纪年的标志,张苍因此自愿辞官。新垣平凭借占星术得到宠幸,但最终却引了叛乱,导致孝文帝废止了有关历法的争议。

在朝代更迭之后,现今的君主请来方士唐都进行天文学划分,最终确定了历法与服色。这次改革也引了社会上对于历法的疑虑和讨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统一历法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历法改革背后的权力争夺和政治考量。

读完这篇文章,令人深深感受到了历法的重要性在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中的地位。历法的改变往往伴随着权力的争夺和政治意图,而不仅仅是科学方法的展。这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对待历法的变革要理性和客观,避免将其过度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