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海螺珠 (第2页)

蒋珍珍见周海花过去调解了就没吭声,她一边打水刷牙一边想,这些小孩子真有活力啊,抢个板凳都能吵起来。

她洗漱完毕后,又往脸上抹了一些乳霜,之后就进了厨房,准备把饭菜和碗筷都端到院子里的餐桌上。

她掀开锅盖后,先看到了四个海胆蒸蛋,先试着直接有手端,现盘子太烫了,便转身打算找个抹布之类的垫垫手。

找着找着,突然间,被案板旁边的两个粉色的珠子吸引住了目光。

这两颗粉色的珠子都很圆润,微微有些椭圆形状,直径大约一厘米左右,它们光洁的表面下,好像盛开着一簇簇的火焰,实在是美极了。

蒋珍珍抓起两颗珠子,飞快地跑出厨房来到周海花的面前问:“妈,这两颗珠子哪里来的?”

周海花往蒋珍珍的手心看了一下,说:“是早晨从海螺里挖出来的。”

竟然真的是海螺珠!

海螺珠又叫孔克珠,就像珍珠生长在蚌类身体里一样,海螺珠是在海螺的体内慢慢形成的。而且它们的产生是无法人工培育,只能完全归功于大自然的造化。据说只有在大约在五万只海螺里,人们才能在去肉后得到一颗可用的海螺珠。

因此每年全世界最多只能现两千到三千颗海螺珠,而这其中最多只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海螺珠能用于饰加工。

换而言之,每年全世界范围只有六百颗左右的海螺珠可以制作成璀璨的珠宝。

而蒋珍珍手里的这两颗海螺珠,既拥有犹如樱花瓣一般的粉色皮光,又拥有较大的尺寸和形状,如果拿去新港售卖,一定能卖出比野生珍珠还要高昂的价格。

蒋珍珍看着这两颗海螺珠爱不释手,周海花并不知道海螺珠的价值,她笑着说:“我刚想把这两个珠子扔了呢,你既然喜欢就拿去玩吧。”

她顿了顿,“可以在绳子上打个洞,穿根绳子当项链或者手链戴。”

蒋珍珍:“行,那我就拿走啦。”

她作势将海螺珠放在了裤子兜里,实际上是转移到了空间里。

之后就转身回厨房继续断盘子了,一边干活一边想,这批海螺她是从哪里弄到的来着?竟然一次出了两颗海螺珠,她要不要再去原地看一看翻一翻,再弄一批海螺回来?万一还有海螺珠呢?

这可不是海螺珠,这些都是钱呐!

想到这里,蒋珍珍恨不得立刻下海看看去,然而今天还有个采访要做,她只能按捺住内心的冲动,等记者走了再去。

差不多九点钟,村里的广播员过来通知蒋珍珍,省里的记者来了,让蒋珍珍赶紧去大队部。

蒋珍珍正陪着两个孩子扔石子玩呢,听到后立刻放下石子,站起来准备去大队部。

“等等。”

周海花叫住她,“你刚刚玩了一手的灰尘,先洗洗手再去。”

蒋珍珍听话地压井取水,洗好手后,正准备出呢,广播员对周海花说:“阿姨,您也来呀。”

周海花一愣,慌张道:“我,我去做什么?”

广播员微笑着说:“蒋珍珍同志是您的女儿,蒋珍珍如今成长为这么优秀的同志,肯定也有您教养的功劳,您当然也要来啦。记者同志肯定和我想的一样,肯定有不少问题需要采访您。”

周海花抓了抓衣角,道:“这,这,珍珍她,都是她爸她哥教得好,我,我也没做什么。”

她紧张地都结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