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第1页)

作者:上善若无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他们的命运,同样也是因为北斋的许愿而拐了一个弯。

  “这五虎五彪什么的,全都不用留。”

  魏忠贤挂点之后,清理他的党羽就成为了朝堂内外最关注的事情。

  王霄拿着红在面前的名册上画圈画叉。像是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等人这样的核心人物。王霄给他们都画上了红彤彤的大叉。

  “东林党里的那几个都挂进阉党名录里。”

王霄又翻出了几个投降满清的汉奸。

  像是孙之獬这主动剃头的杂碎,洪承畴这大清太子太师的叛徒等等都被王霄扯进了阉党案中,身败名裂的奔赴地狱。

  而像是头皮痒钱谦益这样主动反对魏忠贤,然后被排挤回家的实在是不好扯进阉党之中。不过他们也上了王霄的小本本,这辈子是别想再有起复的机会了。

  “这个人……”

王霄看着一本弹劾大同知府马士英的奏章,仔细考虑一番之后写下了污蔑,驳回。

  马士英是南明的主要建立者之一,多铎南下灭南明之后他一直坚持抵抗,直到最终战败被俘,剥皮填草而死。

  后世文人在他身上泼了无数的脏水,可马士英为大明奋战而死却是不容辩驳的事实。

  “就这些吧。”

  核准了死刑名单,王霄放下了手中的朱。

  至于其他人,该流的流,该关的关。每个人都要为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付出代价!

  第oo18章三段射击

  时光苒苒,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崇祯元年。

  位于晶石城南一座面积极大的皇庄,此时已经被改为全的火器厂。

  汤若望从澳门运来的加工机械以及高薪聘请来的技师,正在这里传授大明工匠们全的技术。

  “神机营的战斗力如何?”

陪同王霄参观的是孙传庭,他出任神机营提督已经半年有余。王霄想了解下他的工作成果。

  孙传庭面露不屑之色“微臣听闻九边之兵一营之中可战之兵不过数百,而且都还是将领家丁亲兵,其余皆是老弱空饷。臣本以为号称天下精锐的京营会比九边强上不少,没想到更是腐臭不堪。”

  这番话直接暴露出了孙传庭不善经营,一句话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也难怪他战死沙场之后非但没人为他追封,反倒是诬陷他潜逃脱身。

  “详细说说。”

王霄知道所谓三大营除了吃饷之外毫无战斗力可言,与靖康时期的都门禁军有的一拼。不过具体烂到什么程度,他还真不清楚。

  京营也曾经辉煌过,朱棣出塞的时候曾经硬撼过蒙古铁骑并且战而胜之。可是现在的京营,已经成为了众多勋贵们的重要收入来源。

  空饷率高达五分之三,花名册上的五个人或者五匹马,实际上真正存在的只有两个。其他的各种俸禄补贴服装等等全都被各级将官们瓜分一空。

  至于剩下的那两个人,都是花了钱进来的关系户。纯粹是为了混一份粮饷。

  “微臣入营之后点卯,俞时三刻来的人都不足一半。”

孙传庭向皇帝诉苦“更有甚者,来应卯之人多是临时雇佣而来的市井乞儿乃至泼皮无赖。”

  王霄微笑“此事不用再提,日后定然要一并解决。你现在重要的是编练军,一定要严抓军纪。战场溃逃之事绝不可为。”

  明军野战溃败,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点溃散带动全局崩溃。然后被众多满清骑兵一路追杀尸横遍野。

  孙传庭恭敬行礼“陛下赐予田地,免除赋税。营将士感恩戴德,愿为陛下效死!”

  明军面对强敌的时候一触即溃,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平日里吃不饱穿不暖还被克扣饷银。这种情况下神经病才会为大明去送命。

  为了解除这种情况,王霄的应对办法就是所有加入军的军士都会获分田地并且免除赋税,日后立下战功还会获得更多。再加上严格看管吃空饷,克扣俸禄这些事情。其战斗力自然与传统明军截然不同。

  有奖励自然就有惩罚,最简单的惩罚就是临阵脱逃者不但自己要受军法,而且还将被收走田地。

  军招募的军士都是携家带口的,王霄分的田地就是这些家人生活的依仗。临阵脱逃害的不止是自己,而是全家。

  “许多军将士的家人都嘱咐将士们要杀敌报国,宁可战死沙场也绝不可不战而逃。一旦真有人敢这么做,必然被剔除族谱。”

  孙传庭说的是这个时代的常情。在这个重视鬼神之说的时代里,没有了人祭祖保持香火,那就是孤魂野鬼!

  王霄笑而不语。只要军士敢战,训练跟得上装备不差,再有一个可靠的主将。所谓的满万不可敌就是个笑话。

  满清看似悍勇,可实际上与前辈的那些匈奴,突厥,契丹,金人乃至蒙古人比起来差的远了。只不过是遇上了中原大乱的好时候罢了。

  等到军训练完成,一定要让那些野猪皮们见识一下近代火器化军队的威力。到时候必然会给他们留下一个世代难忘的深刻记忆。

  汤若望还在澳门忙碌招聘与采购,此时在这里的是任工部尚书徐光启。

  作为这个时代最出色的科学家之一,徐光启与孙元化负责这些绝对是最为合适不过。

  接过徐光启递过来的燧枪,王霄仔细检查一番就来到了靶场上准备试射。

  燧枪的技术并不是太过困难,汤若望从澳门来了样品之后,大明的工匠们很快就学会了如何仿制。王霄手里拿着的就是工匠们仿制出来的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