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第1页)

改嫁她当然是没有想过的,但要是能有两个入幕之宾也不是不可以。

后宫有像淑妃一样展望未来美好生活的,自然也有对于皇太子生还极其不甘心的存在,只是形势比人强,进了宫眼看着快二十年了,还有什么东西没看清。

原本能进后宫的贵女也没有哪一个是蠢的,毕竟真的蠢家里也不敢送进来。

原本想说,她们年轻漂亮家世好,还给皇帝生了孩子,皇帝便是再爱重皇后太子,时间长了什么感情不得变得平淡?

谁知道二十年了,皇帝和皇后依然恩爱,死了皇太子还能再活过来,随便定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太子妃,也能整成女将军一样。

原本因为可能的夺嫡而支棱起来的心气现在是散的一干二净。

甚至家族都已经不指望她们能再得皇帝青眼了,与其把资源浪费在现在皇帝的后宫死磕,还不如观望一下皇太子的后院。

准太子妃怎么了,这不还没有正式入驻东宫嘛,那就是大家都有机会,便是太子妃照旧那其他位置呢?

谁也没说太子妃以后就一定能当皇后呀!

第88章草原之行第八天

京都这里玻璃制品出了大风头,西北这里姬长恒和周明妍也终于踏上了返回京都的路。

而在启程之前,水泥的制作也终于进入了全面发力的制造,一整个冬日玻璃厂的产量并没有提高,没有弄出来另外的地方做大,还是那个【墨坊】中一小块地方。

这里主要是姬长恒和周明妍打算再高价赚上两年,之后技艺成熟了就可以把方子卖出去,最后收割一波,毕竟对于这个时代玻璃是需要的,但量产的优先级还排在后面。

与玻璃不同的是水泥,水泥的优先级一直是最高的,所以当配方和生产步骤明确之后,香坛县就紧锣密鼓地建起了水泥厂,一边建一边生产,如今和水力磨坊一起在河岸边立着,已经颇具规模了。

流水线生产线加合理的金额报酬,以及员工的基本保障,使得产量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而西北这一片冬日没有额外收入的老百姓们,对于水泥厂员工和进入修路工程队修路,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

而那些在姬长恒和周明妍回程路线上的地方官员,世家豪族,在得知他们修路的打算之后,有一个算一个都跑来求水泥。

姬长恒和周明妍这一次回去,不会再像来的时候那样低调,一路走一路定然有许多人出来接待他们,那么干脆就将修路视作当地政绩之一。

事先画好的路段,定好的人员,报酬等等,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可以避免很多伸手的人。

若是这样还要在里面搅合的,那可就是撞在枪口上了。

那些官员和豪族看到这详细的规章制度,再看皇太子意味深长的微笑,以及面无表情横刀坐在一旁的准太子妃,都觉得脖子有些发凉。

此时无声胜有声。

皇太子虽然一句其他的话都没有说,但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修路就是皇太子给的考验,要是弄不好,看看罗醮城空了大半的官员还有准太子妃手里的斩×马刀,就知道后果了。

谁敢拿脖子去死磕?

还别说还真有那要钱不要命的,这事儿古来有之,别说稀罕了,甚至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然而那些忍住这一次不伸手的人还是想得太简单了,姬长恒和周明妍要看的岂止是这次修路,前面的自然也是要追查的。

至于调查也不是现在才开始的,该知道的东西,在从京都来西北来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了,打草搂兔子一点不耽误,不说全部都整清楚了,但也大差不差了。

沿路上的官员豪族,哪些是勉强算个人的,哪些又是批了人皮的魔鬼,哪些是能用的,哪些是不能用的,也都做到了心里有数。

这次修路,可以看做是给那些勉强做个人的那一波,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也可以看做对披人皮魔鬼的那一拨人废物利用,榨干最后价值。

于是皇帝皇后在京都盼得望眼欲穿,姬长恒和周明妍则慢悠悠地走走停停,走一段收拾一段,前面那一段水泥路修好了通车了他们正好上路,前面还没有修好,那就停下来走访收拾一点不耽误事儿。

地方世家豪族从来都是和京都贵族世家有千丝万理关系的,有的是本家和分支的关系,有的则干脆是自己老家族人,另外还有是各种姻亲或者利益关系。

姬长恒和周明妍这一路杀得人头滚滚,不但当地豪族世家心惊胆战绝望骇然,京都的三公九卿们也群情激愤,参奏皇太子和准太子妃的折子堆满了皇帝的桌面。

只不过皇太子毕竟死而复生,空白了三年归来,就是想扣些什么黑点来喷一喷也找不到地儿,最大的喷点也就是无力管束女眷,纵容准太子妃女子干政。

至于参奏周明妍的那就多了,光是她身为女子这一条就足够他们花样百出了,什么杀心太重不够贤良淑德,不符合女子温柔婉约的公认美德,还有干涉地方官员事务等等。

总之一个,周明妍实在不符合一个太子妃该有的体面,皇室应该考虑这桩婚事的合理性,最好解除这桩婚事。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