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 (第1页)

作者:五叶昙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一切生得太快,两人都或因各自的性格或因都没真的认可这桩婚事,都没对外说这桩婚事。

  所以林夏村这边的人都不知道两人的事。

  梁肇成回北城之后,林家这边又生了一系列的事。

  先是陈野的亲爸继母陈家人,要过来接走陈野。

  陈家人说“林溪”

,“你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身体又不好,怎么能‘照顾&#o39;得了陈野?”

  陈野拿了大棒子赶人,陈家人就更有理了,道,“看看,看看,把个好好的孩子教成啥样了?以前她外公外婆在也就算了,现在外公外婆都不在了,可爷爷奶奶亲爸亲叔叔都还在,怎么也轮不着你一个十几岁的表姐管教他吧?就你这样子,自已都照顾不了自己,还能照顾得了他?”

  彼时“林溪”

的确照顾不了陈野,因为病中,生活上很多事还要十岁的陈野照顾。

  另外还有夏向远的母亲何冬梅,俨然就把林溪当成自己儿媳妇一般,天天上门给林溪送饭送水,帮林家打扫做家务。

  另一边林奶奶刚去世没几天,她生母张秀梅就得了消息过来了,彼时因为林奶奶的遗言,里里外外又有梁肇成和他的人帮忙处理事情,病中的“林溪”

也没跟她太热络,不过也没赶她走,就让她临时住在了出租楼。

  但梁肇成一走,陈家夏家的人接连上门,原主一受刺激,刚稍微好些的病情又重了起来。

  家里没有主心骨,对生母到底还有感情,就慢慢依赖起了张秀梅,让她进入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深……

  林溪摇头,心道真是个傻孩子,准备往外的脚步又收了回来,拉了门往旁边让了让,扬了一个笑容出来,请了张秀梅进来。

  张秀梅进门,一边把盘子里的糖醋排骨,凉瓜炒蛋还有一碗青红萝卜汤端了出来,放到了桌上,一边问林溪:“小野还没回来呢?”

  “嗯,”

  林溪“嗯”

一声,道,“出去玩了,一会儿应该就回来了。”

  “嗳,好,”

  张秀梅嚅嚅。

  在张秀梅眼里,陈野性子跟他名字一样,是个桀骜不驯的,跟个小野兽一样,说话也口无遮拦,她其实有点怕他。

  “小溪,有个好消息跟你说,”

  不过她很快把想到陈野的那么点子不适给撇开了,跟林溪分享先前才从丈夫那里得知的好消息,道,“先前你大伯回家,说他在这边也找到工作了,这样我以后也就能一直留在这边照顾你了。不过小溪,我听说要把美珠和家宝转学过来,可不容易,得认识人才行,借读费也不少,这些我们也不懂,你能不能去小野的学校帮忙问问,看能不能把美珠和家宝转到他那所学校?”

  陈野性子不好,成绩也不好,但学校却是这一片最好的小学,叶沙湾小学。

  林溪正在给张秀梅倒水,听到她这一番话手就是一顿,然后继续把杯子倒到七分满,放好热水瓶,把水推给张秀梅,笑道:“你们已经商量好了吗?”

  “是啊,”

  张秀梅难言喜色,道,“这样我们一家人就都能在一起,不然你一个人在这边,我怎么也不放心,可把美珠家宝留在周家村那边,我这心里也不是滋味,现在好了,我们一家子都能留在这边了。

  “前一段时间麻烦你了。”

  林溪食指轻轻挠了挠桌面。

  她有这破习惯,想事的时候手指总喜欢挠着点什么。

  既然要好好享受“度假”

生活,当然要打碍眼的npc。

  她抬头就笑着慢慢道:“不过照顾我就不用了,前一段时间麻烦您是因为奶奶过世我病了,一时没顾上您就辞退了我的保姆阿姨,现在我已经快好了,一来自己就能照顾我自己,二来也会叫回保姆阿姨。不过你们以后打算留在安生活,要是为了你们自己考虑,好当然是好的,但你们可能要计算好,就周大伯的工资,能不能供得起你们一家人在这边的生活?一家人的租房,伙食费,还有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可不低。”

  第3章记忆

  张秀梅一愣。

  租房?伙食费,还有美珠和家宝上学的费用……

  他们当然没想过租房。

  林家的房子这么多,他们当然不用租房。

  事实上,丈夫跟她提过,她自己也觉得,他们一家也没必要住在出租楼那边。

  林家自住的院子这么大,上下两层,下面一层都是空着的,就林溪和陈野两个人住着也不安全,他们是想等日子安稳下来之后,就直接搬过来这边住的。

  伙食费,这两个月一直都是跟林溪一起吃的,她自己做,一家子吃,林溪给的伙食费也够了,等住过来,她还能在院子里种点菜,养几只鸡也成,生活费也花不了多少。

  至于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主要也就是借读费,这也是她想让林溪帮忙去打听看看,到底需要多少,看看能不能找人省了。

  总之,她觉着,有丈夫和继子的工资,还有林溪这头的租金,他们日子一定会过得非常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所以张秀梅听了林溪这一番话,什么租房什么伙食费,一时还有些转不过弯来。

  林溪看张秀梅错愕的表情,只当是什么也没看到一样,面上毫无心机地笑了笑,道:“不过出租楼那边,暂时还没有的租户,你们先住着也成,只是我跟小野还要生活,还要读书,迟点肯定还是要租出去的,所以还要请……阿妈周大伯你能体谅一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