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页 (第1页)

作者:江南大话生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于孟人,字孟尝,号孟尝先生,青墨院三之一,善书字。

  “是够吓人的……”

沈妉心抚了抚一马平川的胸口,咽了口唾沫往里走。

  铺子里的小丫鬟长的眉清目秀,有股子江南的特有风味,见了人大大方方往里请,不带停歇的就开始为沈妉心量身定衣,“这位姑娘瞧着身形高挑,正适合前些日子刚出的样式,若是没姑娘这般的身形还真驾驭不了,姑娘可要试上一试?”

  老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还是这么个可人儿的小丫头,沈妉心唯唯诺诺的推搡道:“不……不了,我今个儿不是来挑衣的。”

  小丫鬟也不气恼,大方一笑,问道:“敢问姑娘,有何贵干?”

  沈妉心贼眉鼠眼的左右张望了一圈,偌大个铺子似是只有小丫鬟一人,便道:“不知你家掌柜的可在?”

  殊不知每日来铺子里寻人的没有四五个,也有九十个。有的是慕名而来,有的是来裁衣的,更有甚者是来提亲的。习以为常的小丫鬟当下就变了脸色,下了逐客令,气焰不善道:“掌柜的不在,今个儿不在,明个儿也不在。”

  “那何时在?”

沈妉心不愿空手而归。

  “何时都不在,姑娘若不挑衣便莫要扰人做买卖,还请回吧。”

小丫鬟脸色摆的有模有样。

  沈妉心暗自思量了一番,原想赖着不走又怕给人留下泼皮无赖的印象,毕竟有求于人,于是便就此作罢。她从胸口摸出一张纸,递给那小丫鬟,尽量温和的道:“那这样,我这儿有一张图纸,劳烦姐姐转交给你家掌柜,明日巳时我再来拜访。”

  小丫鬟显然涉世未深,接过就要打开。沈妉心赶忙拦下,赔笑道:“这纸中内容只可给你家掌柜的看,你放心我绝无恶意。”

  “凭什么信你?”

小丫鬟还算机灵。

  沈妉心只得退而求其次,道:“这就是一张衣裳样式的图纸,你要看也行,找个没人的地儿自个儿看。”

  小丫鬟盯着沈妉心瞧了一阵,而后将图纸收起,勉强答应了下来,“好吧,我会帮你转交给掌柜的。”

  “那就多谢了。”

沈妉心作揖,“告辞。”

  女子作揖,小丫鬟愣了半晌,心生疑惑。她拿出图纸看了一会儿,忍了又忍最终还是忍住了作祟的好奇心。小姐说了,出门在外比不得家里,凡事儿都得多留几分心眼。可小姐在看了那张图纸后,二话不说就要见那送图之人,没了半分往日的稳重。小丫鬟说人已走了后,小姐竟有几分失神。

  第二日,离巳时还有一刻,素来不露面的小姐竟早早去了铺子里等候。那作揖的古怪女子如约而至,小丫鬟没了昨日撵人的气焰,把沈妉心引去了铺子的后堂。

  见识过宋明月的闭月羞花,也见识过曲兮兮的沉鱼落雁,还有八公主的国色天香。沈妉心自以为再难有女子可与三者相提并论,可当见着江南裴家绣庄的掌柜时,沈妉心还是稍稍失了神。

  何谓小家碧玉,我见犹怜。说的就是眼前的女子,一举一动温婉如玉,一颦一笑婉转千回,不经意间便撩人动弦。

  沈妉心迷迷瞪瞪的作揖道:“在下丹心。”

  女子掩嘴偷笑,施礼道:“小女子裴岚莛。”

言罢,女子望着沈妉心笑而不语,与其对视良久。

  沈妉心痴迷画人像,但曾因天下女子美的如出一辙,丑的千奇百怪而心灰意冷过一段时日。自打见着宋明月曲兮兮赵環这般美的各有千秋的女子后,她才又重拾了兴致。眼前的女子又与那三人不同,沈妉心恨不得能多看两眼,将这女子的眉眼容貌刻入心中。她看的入神,不自觉跨出一步。

  裴岚莛不曾遇见过这样的人,来了陇城后为开铺子免不得与各式各样的人打过交道,是垂延她的美色,还是贪图她的家世,她都在熟悉不过。可这个作揖的女子,看她的眼神尤为怪异,不似在看人,似在窥视她的心,令人毛骨悚然。

  就在沈妉心欲跨出第二步时,裴岚莛唤道:“丹心先生。”

  沈妉心登时回神,俏脸一红,赧羞道:“在下失礼,望姑娘恕罪。实在是姑娘生的有些美,在下一时没忍住。”

  莫说是个男子,即便沈妉心是个女子,这般不顾礼数的盯着人猛瞧一通,换了谁也要恼。可偏偏此人直言不讳,承认的也干脆,倒让受害者裴岚莛哭笑不得。

  “先生可是作王女出嫁图的丹心先生?”

为了不让这屋内的窘迫继续扩散,裴岚莛转了话锋问道。

  “是在下,昨日送来的图纸姑娘可曾过目?”

沈妉心不敢在明目张胆的犯罪,目光在屋中四下游移,最终落在裴岚莛身后的案桌上。

  裴岚莛顺着她的目光,转身拾起了桌上的纸张,正是昨日沈妉心送来的图纸。上头绘有一套女子服饰的样图,上身是小立领的窄袖短衫,下身却是似裙又似裤的长摆,腰间配有二指粗细的皮质紧环,以流苏点缀挂饰。光瞧着图纸便觉英姿飒爽,不知穿在身上又是何等风光。

  裴岚莛将图纸竖立在沈妉心面前,看了看图纸又看了看沈妉心,不禁问道:“敢问先生,此图出自何人之手?”

  瞧见了裴岚莛眼中遮不住的惊艳之色,沈妉心负手而立,微微颔,得意洋洋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裴岚莛看着她怔了半晌,而后莞尔一笑:“这几日崇文街的人都在议论先生,说先生是百年奇才,裴岚莛原以为他们喝高了夸大其词,今日一见才知那些成日夸夸其谈的读书人也有心口如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