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第1页)

  桐荫乞巧?原来今日是乞巧节。这节日通常是情人过的,因为靠近七月半鬼节,城中常有小鬼作乱。

  叶挽卿稍作犹豫,很快同意了。

  “我跟师兄一起。”

  “师兄昨日做的是什么任务,为何不叫上我?”

叶挽卿见晓君阑没有要提早上事的意思,心里松了口气。

  晓君阑:“昨晚小挽睡着了,我不忍叫。”

  猜到是这般,叶挽卿心知晓君阑不愿意回答他前一个问题,他便没有多问。

  他们两人在客栈用了早膳,准确来说只有他一个人,晓君阑早已辟谷,凡食只偶尔吃。

  白天上午他在客栈里继续练字,练字不能间断,他现他的字现在不像临摹的规体,倒是越来越像晓君阑。

  他默写的百鬼族谱,晓君阑似乎也现了什么,在他身旁低笑了一声。

  叶挽卿看着自己临出来的字在苦恼,颇有些头疼,“师兄,我每日照着你的字临,现在临出来的字都像你。”

  也有细微的差距,他的字形更加稚嫩,也没有晓君阑那么锋利,看起来更加圆润清秀。

  “小挽的悟性很强,你若是不愿像我,日后我重给你找的临帖。”

  叶挽卿:“不用,这样也挺好。”

  若是再找的,肯定又有的麻烦,晓君阑已经帮了他良多。

  下午他们去城中街巷熟悉了地形,晓君阑跟他讲了一些关于百鬼的习性,他耐心听着,待他们看完之后,天也差不多黑了。

  所谓桐荫乞巧,是凡间的一大习俗之一。传闻七月七牛郎织女会在鹊桥相见,这一日少女们会换上衣,在梧桐树下向织女乞求智巧。若是遇见喜欢的郎君,便将前一日织好的手绢、织金,丝织之物送给对方。

  城中梧桐树上挂满了赤红的小灯笼,垂着穗子滴溜溜的转,缕缕烛光形成万家灯火。

  叶挽卿远远地便见到了城中修筑的忘鹊桥,那里来来往往的都是人,他小时候在九州城外的荒山,不知忘鹊桥的典故。

  “所谓忘鹊桥,意思是鹊桥建在忘川湖畔之上,一过为红尘良缘,二过此生相知相守,三过百年知遇,四过千年不忘。”

  晓君阑耐心地为他讲典故,“再远处湖心亭,那里有一座忘情塔,塔高九层,走上去之后再下来,意喻忘记前尘,此后重拾人间百态。”

  “那师兄……我们要去哪里?”

  “我们要去湖上。”

  忘鹊桥尤其人多,因为大多数情人都是要过四遍,叶挽卿被人群挤着推推搡搡。直到身旁人唤了他一声“小挽”

,然后他的手被握住了。

  晓君阑牵着他,手臂几乎将他揽在怀里,带他避开了行人,他背后靠着晓君阑的胸膛,眼角能够瞥到鹊桥上交颈的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