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第1页)

作者:狸太守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甭管汉子此时心头如何作想,总之是软硬兼施务必要将里面的和尚逼出来。

  里头听了全程响动的僧人也羞愧于刚才自己的胆怯回避,又心知外面暂时没有危险,赶紧脸颊通红地开了门,忙忙说自己马上就去找绳索:“刚巧前两日才用粗绳抬了佛像,那绳子必定能叫邪祟害怕!”

  果然,绳子自汉子手里抛到苏早早手中,苏早早再绕树像套马一样套在女尸身上,果见女尸惨叫着冒起了刺鼻的白烟。

  苏早早见状,立马再施手段将女尸绑了个结结实实,女尸眼白一翻,扑通一声硬邦邦木头桩子般倒在了地上,再不动弹。

  这事儿还真是刺激。

  大汉紧走几步过来对着苏早早就是一个跪地磕头感谢,“仙姑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只希望仙姑能告知道观在何处,在下一定要前去烧香!”

  意思就是要去捐香火钱了。

  一提到钱,苏早早可就不累了,不过人设不能崩,便装作不贪图这些凡俗之物的模样,问了汉子到底怎么回事。

  汉子将自己四人如何投宿,夜间这女尸又是如何害人的事说了一通,听得苏早早若有所思。

  不多久,天亮了,僧人派遣小沙弥去叫的衙役等人也来了,了解了一番,就地将女尸烧了,这事儿才算是告一段落。

  只是汉子的三个同伴却是就此丢了小命,为防再生变故,也都一起由官府的人烧了了事。

  走的时候汉子不无伤感:“我兄弟四个一起出来奔波生计,现在却只我一人回去。”

其他三人都成了罐子里的几捧灰烬,着实让人唏嘘。

  而苏早早这边,在知道汉子只是个替人赶车为生的车夫后,也没再想着要他承诺的香火钱,而是收了老掌柜含泪给的感谢费,趁着衙役没注意的时候悄然离去。

  ——废话,古代的道姑也是有度牒的,万一衙役想起来要查她度牒,岂不是等着被抓去坐牢吗?

  又说过来办事的衙役忙完了想请道姑去镇上除妖降魔,才知道人早已飘然而去,一时间也是遗憾不已。

  “仙姑昨儿个就打听过镇上有挖人心肝的妖孽作祟,说不得仙姑已经去了呢!”

老掌柜如此安慰衙役。

  然而离开的苏早早却并没有按照原计划那样去镇上,而是刻意绕道,直奔崂山。

  说起降妖除魔杀鬼镇尸,除了崂山道术,舍它其谁?

  经过了女尸一事,苏早早更加明白了自己目前能力的不足,打定主意要先学艺。

  一路舟车劳顿,历经半个月,苏早早终于到了崂山山脚下。山脚下有个白老翁经营着供路人歇脚的茶棚,苏早早到的时候已经有个白面书生模样的锦衣华服男子坐在凳子上喝茶,更巧的是男子也在跟老翁打听上崂山寻仙人学道术的事。

  “要说仙人?老朽倒是没听说过,要说会仙术的道长,山上倒是有。”

白老翁擦着桌子如此说:“不过啊,山上的道长们都讲究个缘分。”

  男子追问:“如何才算是有缘呢?”

  白老翁呵呵一笑:“自然是深山中能遇到,就算是缘分咯!”

  扭头看见苏早早,白老翁将抹布往胳膊上一搭,殷勤地招呼:“小哥是要喝口凉茶歇歇脚?”

  这时候苏早早已经换下假道袍,作粗麻布寻常百姓打扮。不过看她手脚无老茧,想也知道定然又是个有钱有闲听闻崂山上有仙人,故特来寻仙访道的小公子。

  因为常年在崂山山脚下卖茶水,老翁已经是见过不少了。

  苏早早顺势坐下,要了一壶茶,又要了两个馒头:“麻烦老翁再给装壶水装十来个馒头。”

这会儿的馒头虽然没有现代的绵软香甜,热乎的时候好歹还能尝到麦香。等放个两天,那才真正儿的是能磕掉大门牙。

  好在苏早早也不讲究这个,能填肚子就行。

  补充了水和干粮,又三两口吃完了馒头喝光了茶水,肚子饱饱,苏早早付了钱就往山上走,全程都没多问什么,叫卖茶老翁看得目光闪烁。

  那锦衣华服的男子见后来的小兄弟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仿佛早就知道该如何上山寻人,立马拍下茶钱拎起包袱,呼呼喊喊一路小跑着追了上去。

  苏早早也不介意跟人同行,站了下脚,等人追上来后两人互通姓名,算是同伴了。

  男子说自己姓王,家中行七:“若是小兄弟不介意,叫我一声王七哥也行。”

  苏早早依样画葫芦,说自己家中排行老大,“若王兄弟不介意,叫我一声苏大哥或者大哥都成。”

  这促狭的说法让王七一囧,而后忍不住笑出声来,觉得这位小兄弟着实有。

  最后,两人就说定一个叫“王七”

,一个叫“苏大”

,也别在称呼上占谁便宜了。

  “我观苏大你脚步坚定,姿态从容,仿佛是知道要怎么找人,可是知晓这崂山的路?”

  苏早早坦然道:“不知道,我是第一次来,一路上也没跟人打听到具体的路。”

  王七纳闷儿:“那苏大你。。。。。。”

  苏早早理所当然地说:“刚才那老翁不是说这事儿讲究缘分吗?既然都是讲缘分,那知不知道山里的路又有什么区别?”

  王七郁闷。

  原还以为遇到个有用的人,没想到是个脑袋简单的莽子!

  之后王七也没兴致再跟苏早早搭话了,总之进都进山了,再想其他的也没用,干脆就跟着一起埋头瞎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