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 257 第 257 章 臣欲乞纳在身官以

257 第 257 章 臣欲乞纳在身官以 (第2页)

作者:菖蒲君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的苏子瞻。

“我前些日子便已经派人在城外修筑了长堤,城墙也做了加固……”

苏轼望着外面翻滚着仿佛在时时叫嚣的洪水,语气坚定道:“吾在是,水绝不能败城。”

说罢,毅然回城。

姜烟扶着城墙艰难的跟在苏轼身后,黄泥湿滑,走一步不仅要担心滑倒,还要小心黄泥里的小石块会不会划伤脚。

比起姜烟的艰难,前面的苏轼却走得异常坚定。

安抚城内百姓后,又组织城内善水性的百姓,划船出城在四处做小队救援。

不仅如此,苏轼又马不停蹄的前去寻找徐州禁军,要求禁军一同抗洪。

姜烟这一路跟着,因为系统的缘故,她并没有在洪灾中遇到任何危险。倒是苏轼那双脚,在水里泡得不成样子不说,还满是伤口。

军民一心的抗洪画面,如果不是这些人都穿着古代的衣服,划着小木船,姜烟几次都要以为是在看现代抗洪。

“先生,洪水还有多久才会退?”

姜烟端来一杯热茶给苏轼,和他一起站在徐州军民一起挖出来的大堤上看外面的洪水。

这几十天来,苏轼就差没有在这大堤上搭个茅草屋了。

苏轼端着热茶,胡子拉碴,面容憔悴,可那双眼睛却带着璀璨的喜色:“快了!”

的确很快。

连朝廷都揪心的洪水,在苏轼带领整个徐州百姓和徐州禁军的抗洪七十余天后,洪水退去,徐州城保住了。

苏轼站在大堤上,感受着身后徐州百姓和士兵们的欢呼,直到所有人都离开,这才不顾形象的擦着汗坐在地上,然后抱着满是各种伤疤,泡得皮肤都快烂了的腿可怜兮兮的说:“以形补形,这次没两个猪肘子,我是过不去了!”

姜烟原本看着洪水退去和身后百姓欢呼而引起的豪气,在两个猪肘子面前荡然无存!

“先生啊!

你是文豪,是治水英雄,能不能一口气提起来?”

姜烟也累得不行,她虽然没受伤,可洪水蔓延下,整个徐州城都变得潮湿不已,两只脚一直泡在水里,怎么可能舒服得起来?

干脆坐在苏轼旁边,又看了眼他那两只脚,心中也很是震动。

在徐州之前,姜烟一直觉得苏轼是词人,是乐天派,还是美食家。

却从来不曾将苏轼与治水英雄并列。

更没有想过,一个张口是吃,闭口也是吃的大吃货,在徐州抗洪的这七十多天,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却一句抱怨也没有。每天闭眼是抗洪,睁眼是百姓。

姜烟忍不住道:“出了幻境,再请你吃烤猪蹄。”

“当真?”

苏轼猛地坐直,转身看向姜烟,满脸胡子却能看出他扬起的唇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了:“还有上次,姑娘也说要请我吃好吃的,却没来得及。”

“一起一起!”

姜烟无奈,挥着手道。

结果手腕被他猛地抓住,然后两掌拍在一起:“说定了!

烤猪蹄!”

苏轼乐呵呵的从他那个暂时住的草棚子里找出干净的鞋袜穿上,高兴得还哼着歌儿。

姜烟呆愣愣的看着自己那只手,好半天才磨着牙说:“苏子瞻,你抱过脚的手没洗啊!”

苏轼:!

茅草棚里一时间就看到两个你追我赶的身影,前面那个还一蹦一蹦的,一手拿着鞋,一手拎着袜,口中大呼:“姜姑娘,你不能因为这个,就扣了我的猪蹄儿!”

姜烟:“啊啊啊啊!

你别跑!”

洪水虽然过去,可苏轼并没有因此懈怠。

不仅在徐州城外修筑河堤,还在徐州被毁得最严重的东门修筑了一座城楼。

取五行相克的土克水之意,示意工匠将城墙涂抹成黄色。

这座城楼也因此被取名为“黄楼”

黄楼建成,恰逢重阳,苏轼与徐州官员一同登上黄楼庆贺。

姜烟对苏轼治水的功绩知道的不多,但这也能理解。

他文采斐然,只写过的诗词便足够在灿烂的华夏文明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比起这些,他为官的政绩好像显得没那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