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 212 第 212 章 且我公主留心民膜

212 第 212 章 且我公主留心民膜 (第1页)

作者:菖蒲君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恪靖的婚后生活与姜烟所想的完全不同。

土谢图汗部的蒙古人并不都那么欢迎恪靖这位大清公主的到来。

与北京完全不同的天气、水土和生活习惯,也让恪靖吃了一番苦头。

坐在马背上的恪靖远比在紫禁城时消瘦。

几乎凹陷下去的双颊和脸上的病容也遮掩不住她眉眼的生动。

“美吗?”

恪靖指着前面一望无际的草原,白云之下是出没的羊群,蒙古包零星的出现在草原上,偶尔还能看见炊烟飘起。

这里,是她往后余生都要生活的地方。

姜烟怔楞的看着前方,她是不是第一次在幻境中看到草原景象。

却是第一次明白,什么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里真的好美。

天空比紫禁城的天空宽广,草原比分成方块格的屋子大。

恪靖坐在马上,她的世界随着走出紫禁城变得开阔起来。

“皇阿玛想要漠北人的归顺,却忘记了。想要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草。喀尔喀各部还有不少都在借漠南的地放牧,生计困难。若是此时给他们一点点的甜头,让他们可以放心的生活下去。自然归顺大清。”

恪靖明白,和亲的公主那么多。尽管十年可以回一次北京,可又有多少人熬过十年?

在归化城的这些日子,恪靖也一直关注着在她之后那些抚蒙的公主们。

“我要活下去。”

恪靖偏头,对上姜烟的眼睛。

凹陷的双颊衬得那双眼睛愈发明亮:“我要在这里活得越来越好。”

得到漠北各部的拥戴,是恪靖活出自己的第一步。

“回去!”

恪靖调转马头,眼底的野心在浓烈生长。

“回去?”

姜烟骑马技术实在跟不上恪靖,只从风里传来恪靖的声音:“找皇上要地!”

一封公主的奏折要从归化城送去北京,一路送上康熙的桌案前,耗费的时间有多长,姜烟算不清。

但这封奏折很快得到了康熙的回复。

清水河附近的天帝,四万八千三百七十五亩地,由恪靖向康熙讨要。

姜烟看着日渐积威的恪靖,面容也与在现代时候见到的愈发相近,坐在桌案后提笔写字的气势也非旁人所能及。

“我虽在宫中没学到什么,却看了许多书。姜姑娘,你说为何汉人都期盼着‘落叶归根’?”

恪靖捏着一支细长的笔,浅笑着望向姜烟,自答道:“因为汉人看重土地。牧民也一样,他们看中草场。否则,这些年来漠西和漠北之间偶有摩擦能是因为什么呢?只是草场不能一直放牧,所以牧民会不断迁徙。像是鸟儿,没有一处可以停留一生的鸟巢。”

“我要来这四万八千亩地,关外的汉人会来,漠北的牧民也会来。而这四万八千亩地,可以留下他们。就算漠北再有牧民,看到这些耕种的同族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也会愿意相信,依附大清,能有甜头。可噶尔丹,却并非如此。”

旁人看到的是地。

恪靖看到的,却是人心。

无论是汉人还是蒙古人,对土地的渴望都是一样的。

因为有地,才能想办法活下去。

“我不知皇阿玛有没有想过给予这些百姓一点希望。若无希望,活着就是一场苦难。满人是人,蒙古人和汉人也是人。我想,若是皇阿玛也肯给汉人一点希望,而不是一味的打压,总归不会有那么多人不知死活的想要造反。贵族豪爵造反,那是他们野心勃勃。可仅有薄田一亩的百姓也想要造反,那肯定是活不下去了。”

姜烟看不清恪靖的面容,却能从她的口中听出悲悯。

就是见过那些牧民的日子多艰苦,恪靖才会有这么深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