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 132 第 132 章 历史上刘备逼不得

132 第 132 章 历史上刘备逼不得 (第2页)

作者:菖蒲君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奈何诸葛瑾的来信并不能让刘备消气,这场夷陵之战便正式打响。

“陆逊!”

诸葛亮看着来信,两指虚虚指着递来的消息,叹气道:“陆逊此人我当年就听说过。”

“若来的是其他人,我不会担心。”

尽管张飞在夷陵之战还没有打响之前就死于两个小兵之手。

赵云也因为对此战持反对意见,而没有参与到夷陵之战最初的部署中。

但刘备带走的是蜀地大部分精锐,打,很艰难,但不一定会输。

最重要的是,此战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关羽报仇。

关云长义薄云天,刘备占据了此战的正面形象,加上关羽对待军中兵士一直都很好,为他报仇,气势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偏偏遇上的是陆逊!

都说国之中最能隐忍的是司马懿。

诸葛亮却觉得,最能隐忍的分明是陆逊。

“陆逊早年也是江东大族,少年丧父,跟着叔父陆康一道生活。袁术当年派孙策攻打庐江,陆康一人便守住了庐江两年。”

姜烟震惊,国之中对陆逊的描述不多。

反倒是野史经常提及陆逊。

什么陆逊与孙尚香的故事,陆逊与孙家其他人的故事。

可鲜少有人提及,陆逊和孙家还有这样的渊源。

“陆康将陆逊和其他亲属都送了出去。但这两年的时间里,陆家几乎日日挂白,天天都有棺材抬出门。庐江攻破后,陆逊便成了陆家可以支撑门户的人。”

诸葛亮也曾听闻当年庐江陆氏一族抵抗孙策两年的消息。

有这样一层滤镜,诸葛亮对陆逊的印象是非常不错的。

忠义之后,怎么会差呢?

“那他怎么后来又回了江东?还在孙权手底下为官?”

“因为江东。”

诸葛亮说着,又忍不住叹气,得知了陆逊后来的死因,他如今更为可惜。

“陆逊自小长在江东,孙策那时也是奉命行事,为其主罢了。他在江东为官,善待百姓,治理得宜。又善于隐忍,以退为进。”

陆逊在江东为官,有口皆碑。

姜烟听得入迷,下意识想起在现代时候的陆逊。

的确是个非常沉默寡言的人。

甚至有的时候一天都听不见陆逊说一句话。

“夷陵之战,陆逊作为大都督。若是你,遇见士气高涨又来势汹汹说要报仇的敌人,你会如何反应?”

“不能和解的话,那就只能硬扛着了。”

姜烟回答。

没有和解这个办法的话,那可不是只能硬着头皮抵抗?

诸葛亮却意味深长的摇摇头:“陆逊退避舍,只为避开如今高涨的士气。”

士气一退,就算陆逊所带领的大军不能完全胜,败也不会败得多难看。

旁人都不能理解,陆逊也能慢慢作答,丝毫不被外界所影响。

“东吴没了周瑜,却来了个陆逊,是孙家的福气。”

诸葛亮叹息,最后果然等到了战败的消息。

陆逊趁着刘备主力与孙桓对战,心知孙桓在军中的威望与实力,顶着所有压力不曾派兵驰援孙桓。

随后看准时机,进攻刘备后方大营。

火烧连营,烧得峡附近的密林中光冲天,蜀兵四下逃命。

当年赤壁的一把火,是孙刘联盟的开始。

如今夷陵的一把火,烧掉了刘备这十几年的积累。

火光冲天下,蜀军全线崩溃,刘备只得逃离,途中甚至险些被孙桓部将生擒。